【北京招商】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添新成果 四项工程建设标准助力区域一体化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4日
京津冀三地工程建设标准化合作取得重要进展,四项区域协同标准的发布实施为三地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统一技术规范,也为招商引资营造了更加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此次合作标志着京津冀标准化协同迈入新阶段,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业协同发展。
一、京津冀工程建设标准化协同背景与框架建立
为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019年京津冀三地工程建设标准化主管部门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同制定《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2019年-2021年)合作项目清单》。该体系涵盖城市综合管廊、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19项重点领域,旨在打破行政壁垒,实现技术标准互认互通。合作机制明确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住建部门轮流牵头,组建专家团队联合攻关。
二、已发布四项协同标准的核心内容与意义
1.城市综合管廊系列标准
包括施工验收、资料管理、监控系统安装3项规范,首次统一了三地地下管廊建设的技术指标。例如,《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明确了混凝土抗渗等级、管线交叉处理等关键参数,解决了以往因标准差异导致的重复施工问题。
2.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
结合冬奥会场馆建设经验,从能源利用、生态保护等6个维度建立评价体系,为寒区体育设施建设提供范本。该标准被应用于延庆、张家口等赛区场馆认证,推动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在建标准进展与未来规划
当前15项标准正在编制中,其中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7项将于协议期内完成。重点包括: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标准将规定外墙保温、气密性等关键技术要求;
-海绵城市标准细化雨水渗透率、蓄水设施容积等指标。
河北省住建厅表示,后续将建立动态更新机制,优先推进雄安新区、通州副中心等重点区域标准试点。
四、协同标准实施的区域效益分析
1.提升工程品质:北京市政集团反馈,综合管廊标准使跨区域项目验收效率提高30%;
2.降低企业成本:天津市测算显示,标准统一后建材采购成本平均下降8%-12%;
3.促进技术输出:河北省依托标准体系,推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向津京辐射。
此次标准化合作是京津冀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具体实践,通过建立"规划-建设-运维"全周期标准链条,为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制度经验。下一步,三地将重点推动标准数字化应用与国际接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需求。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