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国家项目启动申报 北京科技创新加速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30日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申报工作正式启动,瞄准基础理论、软硬件支撑及创新应用领域,总投入超五亿元。该项目通过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北京市招商引资开辟新赛道,将加速京津冀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构建,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一)战略布局支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科技部启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聚焦四大技术方向:基础理论体系创新、基础软硬件技术攻关、提升经济社会智能化水平的关键应用、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融合应用。根据官方申报指南,本年度共部署21项研究任务,其中国拨经费达数亿元规模,重点突破人工智能大模型、自主可控深度学习框架、高精度多模态感知等"卡脖子"技术。该项目要求承担单位具备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资质,北京市经开区已集聚22家该类平台,为项目落地奠定基础。
(二)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先发优势显著
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北京市已形成从底层算力设施到上层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北京市科委公开数据显示,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500家,约占全国总量28%,其中北京市经开区已落地包括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在内的四大国家级产业平台。区域内建成亚洲最大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每秒浮点运算能力突破百亿亿次。根据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北京市在AI芯片、开源框架、医疗诊断等18个细分领域研发能力居全国首位。
(三)亦庄构建全链条创新支撑体系
北京市经开区依托国家信创园打造核心承载区,建成自主可控的"云边端"三级算力体系,其中国家信创云平台可支持千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该区近期出台的《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对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企业给予最高1:1配套资金支持,并提供200万平方米标准研发空间。区内已汇集32家工信部人工智能揭榜挂帅单位,在工业质检、智慧交通等领域形成120项国家标准成果,技术转化率高达73%。
(四)创新机制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
财政部专项经费管理细则明确,本项目采用"前沿导向"与"需求牵引"双轮驱动机制,要求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国拨经费30%,发明专利转化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北京市经开区创新"揭榜险"保险产品,对研发周期超三年的攻关项目提供90%风险保障。区内设立5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已助力24家企业完成B轮以上融资,建立技术经理人全程陪跑等成果转化六项机制。
(五)区域协同深化创新共同体建设
该项目特别设置"京津冀联合申报"通道,三地科技部门联合建立人工智能算力互联互通平台。北京市经开区牵头组建的京津冀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已吸纳238家成员单位共建12个应用场景实验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数据显示,近三年京津冀人工智能联合攻关项目增长率达67%,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00亿元。通过国家重大项目牵引,将推动形成基础研究在京、中试在津冀、成果转化辐射北方的创新协作新格局。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