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中关村创新盘活存量空间赋能高端产业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北京中关村通过积极盘活存量空间,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成功推进高精尖产业转型升级。在相关资金支持下,13处老旧厂房等资源实现改造再利用,转化为高端产业载体,吸引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促进了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创业活力,为北京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项目背景与政策依据主要源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统筹规划,旨在推动产业空间优化与高精尖产业集聚。具体支持资金的管理文件《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要求,所有项目必须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并避开最新禁限目录,确保了资源利用的合规性和高效性。事件发生在2020年,该年度支持项目共23个,其中13个为存量空间改造项目,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撬动多方资本参与,优先发展符合北京高精尖产业方向的技术密集型领域。
二、具体改造案例体现了盘活行动的显著成效,以海淀区紫雀路33号院联动原创厂房为例,原先涉及限制类电池生产业务,经改造后转型为高端孵化器,服务于智能制造和信息技术企业,吸引多家高新技术公司落地,成功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与创新服务,提升了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一处烂尾商业楼经过系统升级,成为设计与产业创新专业平台,已汇聚数百家企业参与研发协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的原三洋能源厂房从传统锂离子电池生产转向无人机、仓储机器人和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研发与生产,实现了产业从低端制造向高附加值环节跃迁。这些改造项目均严格遵循禁限目录和产业规划,确保空间资源精准对接创新需求。
三、盘活存量空间对经济发展的多元益处凸显在高效利用土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优化城市功能等方面。通过盘活老旧厂房和闲置设施,北京避免了新增建设用地压力,节省了资源投入;同时,转型项目直接服务于高精尖产业生态,例如技术孵化平台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吸引外部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落地,带动就业和技术升级;更广泛地说,此举响应了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强化了中关村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为北京其他区域提供可复制模式。
四、整体招商引资成果推动了产业集群协同与未来可持续增长,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园区及百奥赛图模式动物应用等项目作为新建载体同步获得支持,形成与存量改造项目的互补效应。未来,中关村将继续强化政策协同与市场化运作,通过空间盘活深化高精尖产业布局,吸引更多全球创新资源汇聚,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巩固北京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引领作用。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