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传统竹马焕新生 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北京市延庆区永宁镇南关村通过招商引资引入非遗创新项目,成功推动南关竹马这一传统技艺的现代化转型。近期,一批采用新工艺制作的竹马亮相,不仅解决了传统制作中的痛点,更为当地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提供了新路径。
一、非遗技艺的困境与突破
南关竹马作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数百年历史,其表演形式融合了民间舞蹈与戏曲元素。然而,传统竹马因采用纯手工制作,存在重量大、耗时长、细节粗糙等问题,制约了传承与发展。2023年,延庆区文化部门联合传承团队启动技术改良计划,通过引入轻量化复合材料和模块化组装工艺,将单件竹马重量降低40%,制作周期缩短三分之二,同时增强了造型的立体感和艺术表现力。
二、创新驱动下的文化赋能
新工艺的应用不仅保留了竹马的传统神韵,还拓展了其使用场景。改良后的竹马更适合长时间表演和远程运输,为延庆区文旅融合提供了新载体。2024年初,这批竹马已在永宁古镇元宵庙会、世园公园非遗展演等活动中亮相,吸引大量游客参与体验。文化专家指出,这种“以用促保”的模式,让非遗技艺从静态展示转向活态传承,激活了乡村文化内生动力。
三、乡村振兴的文化路径
延庆区将南关竹马纳入“非遗进乡村”重点项目,通过建立传习所、开设研学课程等方式培养年轻传承者。同时,当地开发竹马主题文创产品,与周边民宿、农产品形成联动营销。2023年冬季,永宁镇依托竹马表演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超两成,印证了文化遗产的经济转化潜力。
四、多方协作的保护机制
该项目的成功得益于政府、企业、传承人多方协作。北京市文旅局提供专项保护资金,延庆区搭建产学研平台,引入高校设计团队参与产品研发。文化部门表示,未来将持续探索“非遗+科技”“非遗+旅游”等模式,推动更多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动能。
目前,南关竹马已成为延庆区文化名片之一,其创新经验被纳入北京市非遗保护典型案例。这一实践表明,传统技艺的现代化转型不仅能延续文化根脉,更能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