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工商界携手防控疫情 共促经贸合作与招商引资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6日
2020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相关74家工商组织联合发出“合作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倡议”,强调工商界协作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通过创新举措平衡疫情防控与经济往来,为保障地区民众健康安全、推动经贸增长及招商引资发挥积极作用。
(一)倡议的核心内涵与区域协作基础
该倡议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牵头提出,参与方涵盖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缅甸国家工商会等74家跨行业组织,旨在凝聚工商界力量,通过信息共享、资源互助与策略协同应对疫情冲击。中国与东盟互为重要经贸伙伴,多年来形成紧密的产业链供应链联系,2019年双方贸易额突破6400亿美元,相互投资存量超过2000亿美元。疫情发生后,双方工商界迅速行动,将保障医疗物资供应、稳定重点产业合作作为首要任务,体现了“患难与共”的区域合作精神。倡议明确提出“疫情监控与经济往来非对立关系”,为后续务实合作奠定理念基础。
(二)多维度合作实践筑牢防疫与发展双防线
在医疗物资互助方面,中国工商组织通过跨境物流协调,向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企业提供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东盟国家工商界则发挥资源优势,组织橡胶手套、中药材等产品对华供应,形成双向支撑格局。产业链协同方面,中老铁路、中越边境口岸等关键通道保持运转,保障电子元器件、农产品等重点商品跨境运输,广西北部湾港通过“点对点”货运专线,2020年上半年东盟航线货物吞吐量逆势增长15%。数字经济领域,中国电商平台与泰国、越南企业合作开展“云展销”,帮助热带水果等农产品开拓中国市场;远程医疗技术企业为新加坡、菲律宾提供在线诊疗系统支持,推动防疫经验共享。
(三)政策协同与机制创新夯实合作根基
中国与东盟通过升级自贸协定、落实RCEP经贸规则,简化防疫物资通关手续,广州、深圳等口岸推出“7×24小时”快速验放服务。商协会层面,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组织“线上投资对接会”,促成广西与文莱在农产品加工、云南与老挝在清洁能源等领域的12个合作项目签约,涉及金额超80亿元。地方政府积极搭建平台,成都、重庆举办“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网上博览会”,吸引东盟国家200余家企业参展,意向成交额突破30亿元。这些举措既为疫情下的招商引资创造条件,也为后疫情时代区域经济复苏积蓄动能。
(四)长效合作展望与区域发展价值
此次工商界协作实践,推动建立“防疫+经贸”双轨合作模式,为全球疫情防控下的国际合作提供范例。双方企业探索形成的远程办公、无接触交易等新业态,加速了区域数字经济转型;产业链应急保障机制的完善,提升了东盟制造业供应链韧性。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推进,工商界将在生物医药、绿色能源、跨境电商等领域深化合作,持续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潜力,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持久动力。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