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银行业总资产突破265万亿元 稳健增长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1日
2023年1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265.14万亿元,同比增长6.9%,展现出金融体系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招商引资工作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银行业资产负债规模稳步提升,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农村金融机构均保持稳定增长,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更趋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
一、银行业整体运行稳健
根据监管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末银行业总负债243.32万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国有六大行总资产104.12万亿元,同比增长7.6%,在银行业总资产中占比39.3%,继续保持行业主导地位。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47.28万亿元,同比增长5.5%,占比17.8%,呈现稳定发展态势。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分别实现9.7%和7.2%的资产增速,显示出区域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活力。
二、不同类型银行差异化发展
国有大型银行资产规模突破百万亿元,负债规模达95.64万亿元,同比增长7.2%,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规模4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信贷投放保持审慎稳健。值得注意的是,城商行资产增速达9.7%,负债规模32.41万亿元,增速9.2%,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规模35.60万亿元,负债32.85万亿元,在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方面持续发力。
三、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成效显现
从区域分布看,北京、上海、深圳等金融中心城市银行业集聚效应持续增强。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城商行发展迅速,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河南、四川等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明显改善。银行业通过优化区域布局,有效促进了东中西部金融资源均衡配置。
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升
银行业在保持规模稳健增长的同时,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制造业贷款、科技创新贷款、绿色信贷等保持较快增长,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持续扩面增量。银行业通过优化信贷结构,有力支持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提供了重要保障。
五、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增强
在规模稳步扩张的同时,银行业主要风险指标处于合理区间,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关键指标符合监管要求。通过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控管理,银行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监管机构持续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平衡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当前,我国银行业保持稳健运行态势,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银行业将继续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