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工业软件构筑新质生产力 深度融合驱动智造升级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0日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产业。作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要素,该产业的培育对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重构我国制造业体系、加速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意义重大。针对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领域的短板,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主要包括推进通用图形化编程工具开发、增强软件产品营利能力、借鉴互联网成功经验等重点任务。同时,强化复工复产软件支撑,持续技术攻关与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
一、深刻认识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与紧迫需求
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是实现工业生产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与智能优化的核心支撑。当前,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进入加速期。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体系完整,但在高端工业软件,特别是设计仿真、生产控制、高端工业平台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存在对外依存度高、自主可控能力不足等明显短板。补齐这一短板,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培育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产业置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位置。
二、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基础现状
产业发展仍面临系列挑战: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尤其在工业机理模型、先进算法引擎、高可靠性实时控制软件等基础层面;软件与特定工业场景结合的深度不足,产品成熟度与易用性有待提高,制约了大规模推广应用;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尚未完全形成,软件企业盈利能力偏弱,影响研发持续投入;高端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制约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制造业发达省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虽取得进展,但平台上承载的高价值、可复用的智能软件应用仍需大力培育和丰富。
三、聚焦重点任务提升产业核心发展能力
提升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产业水平,需集中突破以下关键任务:
1.开发强大的通用图形化编程工具。着力研发低代码、图形化、模块化的工业应用开发环境,降低开发门槛,使具备工业知识但非专业编程背景的工程技术人员能便捷构建工业APP。参考国内外先进技术路线,发展自主可控、支持复杂逻辑、适应多种工业协议的图形化编程平台,是激发工业软件应用生态繁荣的基础。支持如树根互联、徐工信息等平台企业在此方向的探索与突破。
2.显著增强软件产品及服务的营利能力。引导企业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如订阅制(SaaS)、按效果付费、与硬件设备深度绑定增值等。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性能、易用性和服务水平,强化其在帮助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创造价值方面的实际效用,以价值驱动用户为软件买单。同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软件价值评估体系,营造尊重软件价值的市场环境。
3.积极借鉴互联网软件的成熟发展经验。将互联网领域的敏捷开发、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DevOps、用户中心设计(UCD)、大规模用户运营、A/B测试、快速迭代等先进方法论引入工业软件研发和推广流程。推广容器化、微服务架构,提升工业软件的开发效率、部署灵活性和可维护性。鼓励有实力的工业软件企业引入互联网运营思维,提升用户粘性和市场响应速度。
四、强化特定时期的产业支撑与服务保障能力
在当前特殊发展阶段,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产业需充分发挥其支撑保障作用。重点包括:开发和推广高效适配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复工复产需求的专用管理软件、协同平台、远程运维工具等,保障产业链各环节顺畅衔接与高效协同,提升韧性和响应能力。开发防疫物资生产调度、产能监测、应急物资保障等关键领域专用软件,在特殊时期提供精准支撑。
五、持续攻关核心软件技术筑牢产业根基
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为指引,组织产学研力量,面向重点行业、关键环节,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软件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重点方向包括:面向边缘计算的实时操作系统(边缘OS)、工业微服务架构及其治理、工业人工智能算法库与框架平台、工业大数据智能分析引擎、数字孪生建模与仿真核心平台、工业信息安全可信技术等。通过国家专项、揭榜挂帅等方式,鼓励优势企业牵头承担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任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体系。
六、深化“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融合创新水平
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推动“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的融合创新。一是深化应用广度,从龙头企业向中小企业、从重点行业向更多制造业细分领域拓展,如山东青岛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浙江杭州在电子信息产业推进的融合实践。二是挖掘应用深度,从设备连接、数据可视化等基础应用向生产流程优化、设备预测性维护、质量智能管控、供应链协同、能耗精细管理等高价值场景延伸。三是提升技术复杂度,探索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与工业软件深度融合的创新应用场景,解决行业痛点难点问题,催生新模式新业态。
七、构建协同推进与政策保障体系
完善产业发展的政策与生态保障。优化央地协同机制,指导江苏、上海、深圳等具备较好基础的区域制定针对性政策,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加大财政金融支持,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完善标准体系,促进工业软件与工业设备、工业网络、工业数据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建设公共测试验证平台,降低企业研发和用户选型成本。强化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工业互联网及软件应用安全可靠。深化产教融合,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和专业,联合企业培养急需人才。
通过以上系统举措,集中力量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智能软件产业,突破瓶颈制约,提升自主供给能力,必将有力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为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坚实支撑。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