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发改委下达23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节能减碳与低碳转型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7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23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聚焦节能减碳改造、产业园区优化等重点领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该投资计划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强化招商引资成效,推动重点区域绿色发展,为经济社会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一)投资方向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关键领域。此次投资严格依据相关管理办法,重点支持六大领域项目建设。在重点行业节能减碳改造方面,聚焦钢铁、水泥、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推动企业实施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能效提升等技术改造。产业园区能源利用优化项目将促进园区内能源梯级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如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实现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升。减碳技术创新示范项目着力支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可再生能源与工业深度融合等前沿技术研发及应用。城乡建设低碳转型领域重点推进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示范,以及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北京、深圳等地已开展相关试点项目。资源再生减碳项目将提升废纸、废塑料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上海、重庆等地的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获得支持。海水淡化项目则重点布局沿海缺水地区,天津、青岛等地的规模化海水淡化工程将进一步降低对传统水资源的依赖。
(二)区域布局突出国家战略重点区域协同。投资计划坚持“一钱多用”原则,优先向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区域倾斜。京津冀地区将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攻坚,推进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散煤治理替代项目;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如武汉、南京、成都等,重点支持船舶岸电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黄河流域的郑州、西安、济南等地将实施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与节水技术改造项目;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聚焦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等产业,推动厂房光伏改造和能源管理系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江西)等地则重点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项目,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
(三)资金管理强化社会资本引导作用。为提高投资效益,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中央引导、地方负责、市场运作”的资金管理机制。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发挥撬动作用,通过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以PPP模式、产业基金等形式参与项目建设。在节能减碳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信贷产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利率优惠;在资源再生利用领域,支持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拓宽融资渠道。同时,明确资金使用范围,严禁挤占挪用,确保每一笔资金都投向实体经济和绿色低碳项目,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参与”的投融资格局。
(四)实施监管保障项目落地见效。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的监管机制,督促各地严格按照投资计划推进项目实施。要求项目单位制定详细建设方案,明确节点目标和责任人,确保资金到位后6个月内开工建设,2年内完成竣工验收。同时,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对项目进展、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等进行动态监测,对进度缓慢的项目进行约谈督导。通过强化全过程监管,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如产业园区能源优化项目预计可在建成后实现园区能耗强度下降1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20%左右。
(五)政策意义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此次投资计划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通过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绿色转型。从长远看,项目建成后将年节约标准煤数百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数千万吨,同时带动绿色低碳产业投资数千亿元,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通过重点区域先行示范,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辐射带动全国低碳发展。此外,海水淡化项目的推进将缓解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一)投资方向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关键领域。此次投资严格依据相关管理办法,重点支持六大领域项目建设。在重点行业节能减碳改造方面,聚焦钢铁、水泥、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推动企业实施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能效提升等技术改造。产业园区能源利用优化项目将促进园区内能源梯级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如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实现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升。减碳技术创新示范项目着力支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可再生能源与工业深度融合等前沿技术研发及应用。城乡建设低碳转型领域重点推进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示范,以及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北京、深圳等地已开展相关试点项目。资源再生减碳项目将提升废纸、废塑料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上海、重庆等地的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获得支持。海水淡化项目则重点布局沿海缺水地区,天津、青岛等地的规模化海水淡化工程将进一步降低对传统水资源的依赖。
(二)区域布局突出国家战略重点区域协同。投资计划坚持“一钱多用”原则,优先向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区域倾斜。京津冀地区将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攻坚,推进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散煤治理替代项目;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如武汉、南京、成都等,重点支持船舶岸电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黄河流域的郑州、西安、济南等地将实施水源涵养区生态修复与节水技术改造项目;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聚焦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等产业,推动厂房光伏改造和能源管理系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江西)等地则重点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项目,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
(三)资金管理强化社会资本引导作用。为提高投资效益,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中央引导、地方负责、市场运作”的资金管理机制。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发挥撬动作用,通过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以PPP模式、产业基金等形式参与项目建设。在节能减碳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信贷产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利率优惠;在资源再生利用领域,支持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拓宽融资渠道。同时,明确资金使用范围,严禁挤占挪用,确保每一笔资金都投向实体经济和绿色低碳项目,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参与”的投融资格局。
(四)实施监管保障项目落地见效。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的监管机制,督促各地严格按照投资计划推进项目实施。要求项目单位制定详细建设方案,明确节点目标和责任人,确保资金到位后6个月内开工建设,2年内完成竣工验收。同时,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对项目进展、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等进行动态监测,对进度缓慢的项目进行约谈督导。通过强化全过程监管,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如产业园区能源优化项目预计可在建成后实现园区能耗强度下降1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20%左右。
(五)政策意义助力“双碳”目标稳步推进。此次投资计划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通过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绿色转型。从长远看,项目建成后将年节约标准煤数百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数千万吨,同时带动绿色低碳产业投资数千亿元,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通过重点区域先行示范,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辐射带动全国低碳发展。此外,海水淡化项目的推进将缓解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北京招商】国有企业前7个月利润总额增长92.1% 发展韧性与改革成效持续显现
2025-07-07
【北京招商】全国轻工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在京召开 助力产业升级与招商引资
2025-07-07
【朝阳区招商】朝阳区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居北京首位 开放活力持续释放
2025-07-07
【北京招商】科技创新与结构优化引领北京重点产业助力GDP突破四万亿元关口
2025-07-07
【北京招商】中央企业开年经营态势稳健 招商引资助力经济稳增长
2025-07-07
【北京招商】工业产出韧性显现,招商引资激活新增量
2025-07-07
【北京招商】组合政策稳定消费大盘
2025-07-07
【北京招商】现代综合交通蓝图揭晓,一体化智能化绿色转型提速新征程
2025-07-07
【北京招商】国企央企质效双升谱写发展新篇章
2025-07-07
【北京招商】创新引领数字中国建设 推动经济全面跃升
2025-07-07
【北京招商】中国制造业扩张动能持续释放
2025-07-07
【北京招商】北京招商引资驱动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发展
2025-07-07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