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鲁劳务协作迈入新阶段 跨区域合作助力就业与招商引资

京津冀经济圈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8日
近日,京津冀鲁四地劳务协作对接活动在河北省保定市成功举办,标志着区域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此次活动以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促进就业扶贫和妥善安置去产能职工为核心目标,通过签署28项跨省劳务协议,搭建起招商引资与人才输送的双向通道,为河北重点地区劳动者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
一、聚焦三大任务构建协作新格局
本次对接会重点围绕雄安新区发展需求、河北省10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成果巩固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人员安置问题展开。根据协议内容,京津鲁三地将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向河北定向输送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和城市运营等领域的岗位资源。特别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劳务输出将与技能人才培养深度绑定,为未来新区建设储备专业技术力量。
二、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协作可持续性
河北省人社部门表示,已建立省际定期会商机制,通过动态跟踪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实现精准匹配。具体措施包括:设立专项服务窗口简化跨省就业手续,开发智能化劳务对接平台,以及组织定向技能培训项目。在去产能重点城市,将推行"岗位供给清单"制度,确保分流职工优先获得对口就业机会。
三、深化优势互补实现多方共赢
从区域经济视角看,此次协作充分发挥了各省市比较优势。北京、天津的现代服务业岗位需求旺盛,山东制造业基础雄厚,而河北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存在结构性矛盾。通过跨区域调配,既缓解了东部地区用工压力,又带动了河北劳动者收入增长。数据显示,近年来京津冀劳务协作已累计帮助数十万劳动者实现异地就业。
四、创新模式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在具体实施层面,四地探索出"订单式培训+定向输送"的新型协作模式。雄安新区先行试点"培训包+岗位包"组合服务,劳动者在输出前即可接受拟就业企业的岗前培训。对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配套建立就业跟踪档案,提供不少于6个月的稳岗支持服务。这种全链条服务模式显著提高了就业稳定率。
此次劳务协作的深入推进,不仅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更探索出一条通过制度创新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路径。随着协作机制的持续完善,未来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为北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