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科技赋能民族文化 京地合作共促融合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8日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举行工作对接会,围绕科技助力民族地区文化创新发展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此次会谈聚焦招商引资与资源整合,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资源转化,构建跨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为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深化科技与文化融合服务民族地区发展需求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负责人在会上指出,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生态文化资源,但在设计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存在短板。近年来,该部门通过实施文化数字化工程、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项目,推动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以云南省为例,2023年通过数字技术复原傣族织锦技艺,带动相关产业增收显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代表回应,将依托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优势,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助力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开发。
二、构建"设计之都"资源对接平台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介绍了"设计之都"建设经验,近年来通过举办国际设计周、建立设计创新中心等举措,累计服务京津冀地区超过200家文化企业。2024年启动的"设计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已在内蒙古自治区成功试点,将蒙古族图案与现代产品设计结合,开发出系列文创产品。下一步拟建立民族地区设计资源库,推动北京设计机构与民族地区企业结对合作,重点开发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智能穿戴、数字文创等产品。
三、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双方商定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具体包括:组建跨领域专家团队,定期赴民族地区开展技术指导;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重点推广适用于高原、牧区等特殊环境的文旅科技装备;联合开展人才培养计划,2024年首批计划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培训100名文化科技融合领域专业人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表示,将开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资源,支持民族地区企业参与重大科技专项。
四、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
此次合作将重点选取青海省、贵州省等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地区开展试点。通过"科技+文化+旅游"模式,开发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2023年北京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实施的智慧博物馆项目,已实现文物全息展示和远程教育功能,未来将扩大应用范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强调,要充分发挥科技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独特作用,让技术创新成果真正惠及民族地区群众。
此次对接标志着京地合作进入新阶段,双方将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探索科技赋能民族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创新实践支撑。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