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中英产业创新协作迈向机制化新阶段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8日
近期,电子信息行业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与英国最大工商业组织正式签署产业协作框架,标志着两国在先进制造与数字经济领域的战略合作进入制度化实施阶段。本次签约不仅促进技术共享与招商引资,更为跨国产业链融合构建了长效平台。
一、合作框架的战略意义
此次签署的产业协作谅解备忘录超越单一项目层面,聚焦产业生态体系的系统性对接。作为2024年度中英高层交往的重要产业成果,该框架获得英国尖端制造企业的广泛支持。英国协作方拥有逾半个世纪的历史积淀,覆盖13000余家实体企业及数百个行业协会,在产业政策制定中具备关键话语权。协作机制将突破传统商贸对接模式,在规则标准互认、创新资源流通、产业人才共育等深层次领域开展制度性探索。
二、双轨推进实施体系
合作架构包含两大核心载体:
1.产业协作联盟建设
由双方共同发起成立跨国产业协作平台,首批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低碳技术三大前沿领域。该联盟将创新采用"双秘书处"运作机制,分别在北京和伦敦设立协调中心。核心功能包括:
-每季度召开技术路线图研讨会
-建立产业政策早期通报机制
-组织跨国企业技术攻关联合体
2.示范园区载体打造
在中东部制造业重镇启动合作示范园区试点,重点导入三个方向的协作项目:
-绿色制造创新中心:融合英国低碳认证体系与中国绿色工厂标准
-银发经济实验室:结合利物浦生命科学优势与长三角医疗器械产业基础
-人工智能沙盒:构建符合双方法规的算法验证环境
三、重点领域的创新协作
协作框架特别规划三类融合创新场景:
1.新能源汽车全链协作
搭建涵盖动力电池回收、车规级芯片测试、智能驾驶系统的跨境产业链。上海临港新区与伯明翰智慧交通枢纽将率先开展车路协同标准验证。
2.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
重点推进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嫁接,曼彻斯特数字工程中心将与杭州工业云平台实现能力互补。
3.养老科技融合创新
整合爱丁堡生物传感技术与中国智能辅具制造能力,建立适老化产品联合认证体系。
四、制度型协作新特征
区别于传统经贸合作,本次协作体现三大创新模式:
1.规则对接机制:在人工智能伦理、数据跨境流动、绿色认证等新兴领域建立标准协调小组
2.创新要素市场:探索研发设备跨境共享、科研经费跨国使用等突破性制度安排
3.产业人才银行:联合建立工程师资格互认库,试点跨国企业人才共享计划
五、未来演进路径
协作体系规划分三阶段推进:
-基础建设期(2024-2025):重点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与示范项目
-能力成型期(2026-2027):形成5个以上跨国产学研联合体
-生态扩展期(2028年后):推动协作模式向欧盟及RCEP区域复制
此次产业协作机制建设,标志着中英经贸关系从商品贸易向创新协同的重要跃升。通过构建制度化的协作体系,不仅为两国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支持,更为全球产业链重组背景下的国际产业协作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经验。随着具体实施路径的细化落实,双方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关键领域的深度协同值得期待。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