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北京市整合苗圃资源构建绿化树种数据库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3日
为优化城市绿化建设中的招商引资环境,北京市正通过搭建林木种苗信息平台,破解公园造景苗木供需错配难题。该数据库将整合全市近1300家苗圃的特色资源,首批涵盖30个常用树种,未来逐步扩展至小众品种,实现精准供需对接。
一、苗圃资源分散制约绿化品质提升
北京市作为特大型城市,近年来持续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力度。调查显示,全市苗圃存量苗木超过8000万株,但供需信息不对称导致两大矛盾:一是顺义区、昌平区等区域性特色苗木如海棠、银杏等难以跨区域流通;二是重点工程对特定规格造型苗木的需求,常因搜索成本过高被迫调整设计方案。2023年海淀区某湿地公园项目就曾因无法获取12株造型油松,最终变更了核心景观区规划。
二、数据库建设分阶段推进树种覆盖
按照北京林木种苗协会公布的实施计划,平台建设分为三个阶段:2024年重点录入松柏类、白蜡、海棠等基础树种;2025-2026年增加槭树、七叶树等观赏类品种;2027年后逐步纳入蒙古栎、流苏等生态修复树种。目前已完成18家示范苗圃的数据采集,包括大兴区某苗圃培育的56种耐旱灌木,通州区某基地储备的8000余株容器苗等特色资源。
三、数字化工具提升产业协同效率
新系统将实现三项核心功能:一是苗木规格参数可视化查询,支持按胸径、冠幅等20余项指标筛选;二是供需智能匹配,设计单位可发布苗木采购清单直接对接苗圃;三是生产动态监测,实时更新各品种存圃量。测试显示,使用数据库后,朝阳区某道路绿化项目的苗木采购周期从23天缩短至9天。
四、标准体系保障数据质量与安全
为确保数据权威性,北京市制定了《绿化苗木信息采集规范》,要求所有入库数据须通过三级审核:苗圃自查、区级核查、市级抽检。同时建立追溯机制,对北美海棠等引进品种需附检疫证明,古树名木类资源需标注来源档案。平台采用区块链技术存证,关键数据已通过专业机构认证。
该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提升首都绿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据测算,全面运行后可使苗木利用率提高35%以上,每年减少因设计变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千万元,为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