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通州打造全球金融科技新高地
金融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3日
为加速城市副中心产业升级,北京通州区近期启动金融科技国际产业园建设,以运河商务区为核心开展招商引资,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该产业园将构建国际化产业生态链,探索监管模式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力量,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金融动能。
一、深化区域战略定位,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城市副中心建设是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关键举措。在政策规划中,通州区明确将金融科技、财富管理作为核心产业方向,旨在增强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源协同能力。产业园的落地将进一步强化技术赋能、资本集聚与跨境联通功能,推动区域现代服务业体系完善。
二、构建多层次产业生态,释放创新聚合效应
产业园在3平方公里范围内规划技术研发、企业孵化、资本对接三大功能区。通过引入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企业,搭建金融科技底层基础设施;吸引跨国金融科技机构设立区域总部,形成产业龙头带动效应;设立专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促进技术成果与产业资本高效衔接,构建“技术-资本-产业”闭环生态。
三、突破政策机制创新,探索开放先行路径
产业园已纳入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体系,参照自由贸易区标准争取金融开放政策突破。2023年,项目获批探索建立以监管科技为核心的“沙盒机制”,运用大数据风控模型实现动态监测。通过搭建跨境数据验证平台,打通国际金融科技创新成果落地的制度通道,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等领域提供合规试验场景。
四、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培育产业领军力量
2024年初启动的金融科技产业基金目标规模逾百亿元,重点投向底层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创新及国际化拓展领域。基金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联合国际投资机构共同筛选高成长性项目。截至目前,已储备30余家具备独角兽潜力的金融科技企业,覆盖智能风控、绿色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
五、强化副中心承载功能,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根据城市副中心建设时间表,2024年将完成首批3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建设。通过匹配专项人才引进政策、国际医疗教育配套,形成高端要素吸附能力。同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升级,建成金融云服务平台与算力中心,为监管科技实践提供底层支撑。
产业园的建设标志着城市副中心进入金融开放新阶段。通过政策机制突破与国际化资源导入,北京通州区正加速成为全球金融科技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