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锚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多措并举布局创新发展新格局
科技创新
所属地区:北京-顺义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4日
顺义区近日召开科技创新工作专题会议,系统部署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举措,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强化资源聚焦与深化产业链协同,加速创新要素集聚与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区域招商引资注入强劲动能。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一处四办”高效统筹体系
为全面落实北京市关于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部署,顺义区正加速筹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顺义办公室”。该办公室采用“综合协调处+四大专项办公室”的集约化架构,即由综合协调处统筹全局,下设重大科技项目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与中关村政策落地、高端科技人才引育、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建设四大专项职能板块。全区各职能部门、产业园区及属地政府将纳入协同网络,确保政策与资源的精准对接。该架构设计旨在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领域、跨层级的联动机制,通过集约管理提升资源配置效能。
二、聚焦产业集群建设,打造“2025”示范区发展引擎
依托区域产业基础优势,顺义区将航空服务、智能制造、新能源智能汽车等六大战略新兴领域作为创新主攻方向。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报,示范区建设已纳入北京市科技创新整体布局,下一步将重点强化企业自主研发支持体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积极对接北京市三大科学城科技成果,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业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区域内已形成以中关村顺义园为核心、多个特色产业园协同的载体网络,通过建设标准化厂房、公共技术平台等设施,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加速产业集群化发展。
三、深化军民融合创新,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
会议特别强调军民协同创新的战略价值。中关村顺义园管委会汇报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行动计划,将聚焦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优势领域,建立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通道。具体措施包括:联合军工院所搭建联合实验室,开通军民融合企业资质认定绿色通道,设立专项转化基金支持技术商业化。该战略旨在释放军工技术外溢效应,培育一批军民融合示范企业,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四、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完善政策与人才支撑体系
为实现创新资源的可持续供给,顺义区多部门协同推出配套保障机制:财政主管部门将优化科技专项经费使用结构,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和人才工程;规划主管部门承诺为重点科技项目预留土地指标;人才工作部门启动“科技领军人才计划”,集成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政策资源吸引高端团队。同步组建科技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季度联席会议机制,为产业布局提供智库支持。政策层面强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完善“首台套”等创新产品应用推广机制。
五、压实主体责任,构建项目落地闭环管理
为保障创新战略有效落地,会议明确实施“目标—责任—督查”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各职能部门签署任务承诺书,明确重大项目推进时间表;建立双周进度督办与季度成效评估制度;重点考核成果转化率、企业研发投入增长率等核心指标。区政府要求系统梳理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工具箱,编制区级实施细则和产业链图谱,实现创新政策与区域禀赋深度匹配,全面激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顺义区通过本次系统化部署,彰显了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决心。随着组织架构革新、资源精准投放和全链条生态构建的逐步落地,区域创新能力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为首都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一处四办”高效统筹体系
为全面落实北京市关于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部署,顺义区正加速筹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顺义办公室”。该办公室采用“综合协调处+四大专项办公室”的集约化架构,即由综合协调处统筹全局,下设重大科技项目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与中关村政策落地、高端科技人才引育、创新型产业集群与“2025”示范区建设四大专项职能板块。全区各职能部门、产业园区及属地政府将纳入协同网络,确保政策与资源的精准对接。该架构设计旨在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领域、跨层级的联动机制,通过集约管理提升资源配置效能。
二、聚焦产业集群建设,打造“2025”示范区发展引擎
依托区域产业基础优势,顺义区将航空服务、智能制造、新能源智能汽车等六大战略新兴领域作为创新主攻方向。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报,示范区建设已纳入北京市科技创新整体布局,下一步将重点强化企业自主研发支持体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积极对接北京市三大科学城科技成果,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业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区域内已形成以中关村顺义园为核心、多个特色产业园协同的载体网络,通过建设标准化厂房、公共技术平台等设施,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加速产业集群化发展。
三、深化军民融合创新,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
会议特别强调军民协同创新的战略价值。中关村顺义园管委会汇报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行动计划,将聚焦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优势领域,建立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通道。具体措施包括:联合军工院所搭建联合实验室,开通军民融合企业资质认定绿色通道,设立专项转化基金支持技术商业化。该战略旨在释放军工技术外溢效应,培育一批军民融合示范企业,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四、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完善政策与人才支撑体系
为实现创新资源的可持续供给,顺义区多部门协同推出配套保障机制:财政主管部门将优化科技专项经费使用结构,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和人才工程;规划主管部门承诺为重点科技项目预留土地指标;人才工作部门启动“科技领军人才计划”,集成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政策资源吸引高端团队。同步组建科技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季度联席会议机制,为产业布局提供智库支持。政策层面强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完善“首台套”等创新产品应用推广机制。
五、压实主体责任,构建项目落地闭环管理
为保障创新战略有效落地,会议明确实施“目标—责任—督查”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各职能部门签署任务承诺书,明确重大项目推进时间表;建立双周进度督办与季度成效评估制度;重点考核成果转化率、企业研发投入增长率等核心指标。区政府要求系统梳理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工具箱,编制区级实施细则和产业链图谱,实现创新政策与区域禀赋深度匹配,全面激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顺义区通过本次系统化部署,彰显了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决心。随着组织架构革新、资源精准投放和全链条生态构建的逐步落地,区域创新能力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为首都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北京顺义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顺义锚定千亿级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圈 打造首都产业新地标
2025-08-14
顺义创新集群园区规划蓄势待发 筑造首都科创高地新引擎
2025-08-14
顺义区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助力航空发动机重大项目落地
2025-08-14
顺义区以863万元奖励资金推动公共机构及企业节能减碳
2025-08-14
顺义森林公园年底落成 优化城市生态新空间助力招商引资
2025-08-14
七家高精尖企业落户北京顺义 助力智能网联产业集群发展
2025-08-14
牛栏山镇新年初财税收入强势增长 招商引资驱动亮眼开局
2025-08-14
京交会顺义区斩获1378亿金融大单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2025-08-14
顺义区工业经济强势回暖 六大产业五升一降凸显转型成效
2025-08-14
顺义动监局火神庙商业广场法治宣传促进招商引资环境优化
2025-08-14
高丽营金马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革新助力招商引资与区域发展
2025-08-14
顺义龙湾屯镇建成全国首个太阳能空气源热泵采暖示范项目
2025-08-14
北京顺义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顺义区北务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0-07-30
顺义区关于发放2024年度顺义区第四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通知
2025-02-07
顺义区关于发放2024年度顺义区第三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通知
2025-01-07
顺义区关于发放2024年度顺义区第一批、第二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通知
2024-12-13
北京市顺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顺义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09-11
北京顺义区产业园区
-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
北京-顺义区
-
顺义罗马湖艺术区
北京-顺义区
-
文采文化创意产业园
北京-顺义区
-
北京北方印刷产业基地
北京-顺义区
-
闽京蒲企业园(原名华丰企业园)二期招商
北京-顺义区
-
北小营镇大数据产业园区
北京-顺义区
北京顺义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顺义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