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均GDP五年涨幅超四成 经济结构优化驱动高质量发展
经济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北京过去五年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人均GDP实现大幅增长,经济总量稳步提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招商引资、推进疏解整治与协同发展,北京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一、经济总量稳步攀升,人均GDP实现显著增长。过去五年,北京发展水平稳步提高,经济总量接近2.5万亿元,GDP年均保持稳健增长态势。细化到居民层面,全市人均GDP从2011年的8.2万元提升至2016年的11.5万元,涨幅达到40.2%,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经济规模的扩大,更体现了发展质量的提升,为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迈进,新动能加速培育。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北京多产业呈现高端化发展趋势。服务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金融业凭借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和集聚效应,成为服务业中的第一大行业。同时,以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为代表的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态势良好,2016年,金融、信息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分别达到17.1%、10.8%和8.4%,较2011年分别提升3.5个、1.6个和1.4个百分点,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三、工业增长动力转换,高技术与现代制造业引领发展。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成为带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12-2016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5%和10.3%(二者有交叉),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的增速。这种增长态势表明,北京工业正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转型,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四、财政与消费实力双提升,发展韧性持续增强。财政收入实现连续跨越千亿级大关,财政实力的增强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消费市场方面,2016年全市实现市场总消费19926.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1年的7222.2亿元增加到1.1万亿元,增长52.4%,年均增长8.8%,连续九年保持全国最大消费城市的地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五、疏解整治成效明显,城市功能布局优化。作为北京工作重心之一,过去五年疏解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不予办理工商登记业务1.6万件,关停退出一般性制造业1341家,拆并疏解商品交易市场228家。同时,一批高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资源由中心城区向郊区转移,城市空间布局得到优化,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为高端产业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腾出了空间。
六、人口调控成效显著,发展压力逐步缓解。随着功能疏解和环境整治工作的稳步推进,人口调控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172.9万人,比2011年末增加154.3万人,年均增长1.5%,低于2007-2011年年均增速3.2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增量从2011年的56.7万人降至2016年的2.4万人,增速从2011年的2.9%降至2016年的0.1%,人口规模逐步趋于合理,为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升创造了条件。
七、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突破,区域联动效应显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区域经济联系更加紧密。2016年,京津冀三地地区生产总值合计74612.6亿元,是2013年的1.2倍(按现价计算),占全国的10%。三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7万亿元,比2013年增加2619.8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2.2%,比2013年提高0.6个百分点,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协同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八、招商引资助力产业升级,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北京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吸引了大量高端产业项目落地。围绕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优势产业,以及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力度,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高端产业集聚优势,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九、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科技支撑作用凸显。在产业高端化发展背后,是北京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为代表的行业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过去五年,北京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生态不断完善,为经济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十、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居民。人均GDP的增长直接反映在居民“钱袋子”的变化上,随着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城市环境的改善等,都让居民在发展中获得了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十一、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绿色发展成效显现。在疏解整治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北京注重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关停退出高耗能、高污染的一般性制造业,推动产业向低碳、环保方向转型。同时,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也使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二、现代服务业优势巩固,产业引领作用增强。金融业作为服务业第一大行业,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高效的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则带动了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的兴起,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巩固了北京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十三、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服务消费占比提升。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北京消费市场不仅规模扩大,结构也在不断升级。服务消费、品质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兴消费热点不断涌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服务消费的占比逐步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多元和可持续。
十四、区域协同机制不断完善,要素流动更加顺畅。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区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成效明显,产业转移和对接合作有序推进,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更加顺畅高效,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五、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发展环境持续优化。通过疏解整治、人口调控等工作,北京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在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企业发展和居民生活创造了更加便利、高效的环境,进一步激发了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
十六、经济发展韧性凸显,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北京凭借优化的产业结构、强劲的创新动力、稳定的消费市场和持续的改革创新,经济发展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GDP年均保持稳健增长,人均GDP实现大幅提升,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一、经济总量稳步攀升,人均GDP实现显著增长。过去五年,北京发展水平稳步提高,经济总量接近2.5万亿元,GDP年均保持稳健增长态势。细化到居民层面,全市人均GDP从2011年的8.2万元提升至2016年的11.5万元,涨幅达到40.2%,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经济规模的扩大,更体现了发展质量的提升,为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迈进,新动能加速培育。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北京多产业呈现高端化发展趋势。服务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金融业凭借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和集聚效应,成为服务业中的第一大行业。同时,以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为代表的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态势良好,2016年,金融、信息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分别达到17.1%、10.8%和8.4%,较2011年分别提升3.5个、1.6个和1.4个百分点,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三、工业增长动力转换,高技术与现代制造业引领发展。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成为带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12-2016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5%和10.3%(二者有交叉),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的增速。这种增长态势表明,北京工业正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转型,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四、财政与消费实力双提升,发展韧性持续增强。财政收入实现连续跨越千亿级大关,财政实力的增强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消费市场方面,2016年全市实现市场总消费19926.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1年的7222.2亿元增加到1.1万亿元,增长52.4%,年均增长8.8%,连续九年保持全国最大消费城市的地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五、疏解整治成效明显,城市功能布局优化。作为北京工作重心之一,过去五年疏解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不予办理工商登记业务1.6万件,关停退出一般性制造业1341家,拆并疏解商品交易市场228家。同时,一批高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资源由中心城区向郊区转移,城市空间布局得到优化,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为高端产业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腾出了空间。
六、人口调控成效显著,发展压力逐步缓解。随着功能疏解和环境整治工作的稳步推进,人口调控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172.9万人,比2011年末增加154.3万人,年均增长1.5%,低于2007-2011年年均增速3.2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增量从2011年的56.7万人降至2016年的2.4万人,增速从2011年的2.9%降至2016年的0.1%,人口规模逐步趋于合理,为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升创造了条件。
七、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突破,区域联动效应显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区域经济联系更加紧密。2016年,京津冀三地地区生产总值合计74612.6亿元,是2013年的1.2倍(按现价计算),占全国的10%。三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7万亿元,比2013年增加2619.8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2.2%,比2013年提高0.6个百分点,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协同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八、招商引资助力产业升级,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北京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吸引了大量高端产业项目落地。围绕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优势产业,以及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力度,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高端产业集聚优势,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九、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科技支撑作用凸显。在产业高端化发展背后,是北京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为代表的行业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过去五年,北京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生态不断完善,为经济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十、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居民。人均GDP的增长直接反映在居民“钱袋子”的变化上,随着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城市环境的改善等,都让居民在发展中获得了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十一、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绿色发展成效显现。在疏解整治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北京注重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关停退出高耗能、高污染的一般性制造业,推动产业向低碳、环保方向转型。同时,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也使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二、现代服务业优势巩固,产业引领作用增强。金融业作为服务业第一大行业,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高效的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则带动了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的兴起,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巩固了北京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十三、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服务消费占比提升。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北京消费市场不仅规模扩大,结构也在不断升级。服务消费、品质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兴消费热点不断涌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服务消费的占比逐步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多元和可持续。
十四、区域协同机制不断完善,要素流动更加顺畅。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区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成效明显,产业转移和对接合作有序推进,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更加顺畅高效,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五、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发展环境持续优化。通过疏解整治、人口调控等工作,北京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在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企业发展和居民生活创造了更加便利、高效的环境,进一步激发了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
十六、经济发展韧性凸显,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北京凭借优化的产业结构、强劲的创新动力、稳定的消费市场和持续的改革创新,经济发展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GDP年均保持稳健增长,人均GDP实现大幅提升,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中关村打造立体化政策服务体系 助力企业精准对接创新资源
2025-08-13
中关村怀柔园上半年经济指标快速增长 招商引资添发展动能
2025-08-13
中关村密云园固定资产投资劲增 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双提速
2025-08-13
中关村民营企业家联袂倡议 共筑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新篇章
2025-08-13
中关村西区双创成果展搭建产业生态平台 助力科技企业腾飞
2025-08-13
中关村现代服务业引领增长 三季度GDP增速预期稳中有进
2025-08-13
中欧经贸合作注入新暖流 布鲁塞尔与北京协同推进全球复苏
2025-08-13
中国医药城引领医药外贸升级 进出口总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2025-08-13
政务服务迈入指尖时代 国务院客户端助力北京行政效能提升
2025-08-13
智慧车联网助力北京绿色出行 打造全球最大充电服务生态圈
2025-08-13
智慧怀柔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总体规划方案通过权威专家论证
2025-08-13
密云经济开发区25号厂区:优质产业空间赋能区域招商引资
2025-08-13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