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城创新引擎驱动绿色冬奥新里程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9日
未来科学城作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入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率先实现660余家重点单位全面复工复产,核心技术创新成果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冬奥绿色能源保障。
一、能源技术突破引领清洁电力革命
坐落于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的国家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主导研发的±500千伏柔性直流换流阀作为张北可再生能源输电项目的核心装备,创造了全球最高电压等级与最大传输容量的技术标杆。该设备成功突破12项世界级技术瓶颈,将张家口地区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高效转化为直流电输送至北京,在受端换流站再逆变为稳定交流电,每年可输送140亿千瓦时清洁电力,相当于北京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这项技术不仅为2022年冬奥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奠定基础,更构建起"风电点亮京城"的能源动脉。
二、防疫生产双线作战攻坚机制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科学城建立"一企一策"防控体系。在张北工程调试关键期,科研团队采用封闭管理、分时轮岗等创新模式,百余名技术人员连续三周24小时轮班作业,确保工程按期投运。针对近期防控形势变化,园区重启应急响应机制:实施入园双向测温、每日环境消杀覆盖率达100%,通过错峰用餐、移动核酸检测车上门服务等措施维持研发进度。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完成五轮全员筛查,保障生物医药企业研发不间断。
三、创新资源共享激活产业生态
打破传统院所壁垒,能源谷打造"线上共享实验室平台",集成超200台精密仪器设备云端预约功能。中国商飞研究院开放复合材料检测中心,累计服务中小企业技术攻关172项;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共享食品研发中试线,助推35个创新食品项目加速转化。这种"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协同模式,推动碳化硅器件中试线新工艺研发周期缩短40%,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良品率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
四、硬核科技集群发力重点领域
在智能电网领域,±535千伏直流断路器攻克微秒级分断技术,保护范围覆盖整个京津冀电网。新材料板块突破高强碳纤维国产化制备技术,助力长征运载火箭减重30%。生命健康领域建成全球最大人工智能药物筛选平台,单日处理数据量达1.5PB。截至当前,科学城累计产生国际专利421项,12项成果入选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技术交易额同比增长67%。
五、智慧基建赋能可持续发展
东区智慧交通枢纽应用车路协同系统,无人摆渡车线路增至8条。海绵城市系统年雨水回收量达22万吨,相当于160个标准游泳池。地源热泵覆盖面积扩展至45万平方米,年减碳量相当于种植340万棵树。这些绿色基建经验正通过"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输出至东南亚智慧园区建设。
随着冬奥绿电示范工程投运,未来科学城正将技术创新势能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这里诞生的每项突破,既是科研工作者攀登科技高峰的见证,更昭示着中国在能源革命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