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城市更新释放空间动能 现代物流体系勾勒产业新图景

物流运输产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在首都功能优化与产业升级战略指引下,朝阳区通过精准招商引资与存量资源重构,加速推进低端仓储业疏解与现代物流体系构建。以空间腾退为抓手培育高端产业土壤,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阶段性突破
针对传统业态对城市空间与环境承载力的双重压力,区域治理聚焦四大核心领域实施系统治理。通过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市场主体登记、项目审批等环节强化源头管控,全年累计压缩商品交易市场66个,调整退出一般制造类企业85户,关停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19处。物流仓储板块完成3处低效基地的清退改造,累计释放建设用地近百万平方米,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疏解目标。疏解行动严格遵循"拆建并举"原则,为物流业态转型预留结构化调整窗口。
二、"增减并重"机制激活存量空间潜能
创新实施以"控制增量、优化存量"为核心的产业调控机制。一方面建立动态更新的禁限产业目录,严控高耗能、低附加值业态的新增注册;另一方面通过梯度化补贴政策与产能评估体系,有序引导传统制造业向外转移。针对零散分布的低端物流节点,开展空间功能合规性审查,拆除违建仓储设施逾20万平方米。在腾退区域同步植入数字监控系统,防止传统业态无序回流形成二次占用。
三、现代物流体系支撑新消费格局加速成型
清退低效仓储同时同步推进物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在温榆河、东坝等区域新建自动化分拨中心4处,引进智能穿梭车系统等现代化设备。重点建设电商供应链协同平台,通过数字化订单管理系统将传统仓配响应时效提升40%,打通"最后一公里"冷链配送网络。依托保税物流园区政策优势,发展跨境医药、高端仪器等高附加值专业物流,服务辐射范围扩展至京津冀区域30余个产业园区。
四、梯度化产业导入实现空间价值倍增
腾挪空间优先配置金融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大望京区域已落地金融科技实验室17家,国家文创实验区新增注册企业超300家。在传统物流场站原址规划建设科技创新走廊,其中将台路地块成功转型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根据"城市减量发展"白皮书规划,建材家居、基础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仓储功能将逐步外迁至环京物流枢纽。
五、政策协同构建产业迁移服务闭环
为避免清退引发产业链断裂,制定专项引导方案:在津冀合作园区设立定向承接区,给予迁移企业三年税收减免;组建物流设备融资租赁平台,降低中小仓储企业智能化改造成本;建立跨区域职业培训基金,解决产业工人转岗就业需求。通过全流程服务机制,实现76%外迁企业三个月内恢复产能,近万名从业人员完成技能转型。
六、未来五年物流格局重塑路径
根据"十四五"物流节点布局规划,将在东五环沿线打造现代物流创新示范区,重点培育智慧云仓、无人配送等新业态。推动传统批发市场升级为智能供应链管理中心,引入区块链溯源技术提升农副产品流通效率。严格实施物流用地绩效评估机制,新建物流设施容积率标准提升至2.0以上,单位用地税收产出强度将提高至传统仓储的5倍。通过系统性产业重构,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