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开放创新吸引力凸显 北京跨国公司集聚量领跑京沪深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近日发布的《大企业开放创新白皮书》显示,北京在吸引跨国公司布局开放创新领域位居京沪深三地之首,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北京作为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地的核心地位,更为区域招商引资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全国双创周期间备受关注的创新亮点。
一、北京开放创新引领地位持续巩固
白皮书数据显示,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五百强企业选择在京沪深三地开展开放创新布局,其中跨国公司占比达三分之一,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在三地中,北京吸引的跨国公司数量领先,较上年同比增长约四成五,凸显出北京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战略中心地位。从整体布局看,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五百强企业开放创新布局数量依次递减,北京以超六成的占比成为大企业开放创新的首选地,率先起步且发展速度领先,自2015年以来开放创新进程显著加速。
二、跨国公司集聚的核心驱动力
北京之所以成为跨国公司开放创新的首选,源于其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拥有丰富的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人才储备充足,为企业提供了持续的智力支持。同时,北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系列支持开放创新的政策措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跨国公司搭建了高效的合作平台。此外,中关村等创新园区作为双创地标,汇聚了大量创业企业、服务机构和投资资源,形成了“大企业+创业者”的协同创新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
三、开放创新领域与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
从行业分布看,大企业开放创新主要集中在工业、信息技术、金融和消费者必需品等领域,四大领域占比超六成,其中工业企业占比居首,反映出实体经济与创新融合的深度。在创新模式上,北京大企业的开放创新方式日益多元,建设开放创新平台、创办创新赛事活动、加大资本投资等成为主要路径,其中开放创新平台布局增速显著,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技术交流、资源共享的重要载体。
四、中国企业开放创新积极性凸显
除跨国公司外,中国企业(含港澳台)在京沪深三地的开放创新布局同样活跃,总数达144家,覆盖21个省、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其中,北京本土大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最高,占比超五成,体现出北京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主动作为。这些企业通过开放创新与跨国公司、创业团队开展深度合作,既提升了自身的技术竞争力,也为区域创新生态注入了本土活力。
五、国际创新集市搭建人才与企业对接桥梁
作为开放创新的重要实践场景,国际创新集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涵盖汽车、零售、科技、专业服务等多个领域。活动设置了创新人才招聘区,为海内外优秀人才提供与国际科技创新型公司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促进了人才与企业的精准对接。这种“以才引企、以企聚才”的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北京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的优势,为开放创新提供了人力保障。
六、北京创新战略中心地位的提升意义
跨国公司加速在京布局开放创新,不仅为北京带来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全球市场资源,也推动了本地产业链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随着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创新模式的多元化,北京正逐步成为全球创新要素的配置中心,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北京将继续发挥创新资源集中、政策环境优越的优势,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和创新主体参与,推动开放创新向更高水平发展。
一、北京开放创新引领地位持续巩固
白皮书数据显示,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五百强企业选择在京沪深三地开展开放创新布局,其中跨国公司占比达三分之一,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在三地中,北京吸引的跨国公司数量领先,较上年同比增长约四成五,凸显出北京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战略中心地位。从整体布局看,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五百强企业开放创新布局数量依次递减,北京以超六成的占比成为大企业开放创新的首选地,率先起步且发展速度领先,自2015年以来开放创新进程显著加速。
二、跨国公司集聚的核心驱动力
北京之所以成为跨国公司开放创新的首选,源于其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拥有丰富的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人才储备充足,为企业提供了持续的智力支持。同时,北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系列支持开放创新的政策措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跨国公司搭建了高效的合作平台。此外,中关村等创新园区作为双创地标,汇聚了大量创业企业、服务机构和投资资源,形成了“大企业+创业者”的协同创新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
三、开放创新领域与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
从行业分布看,大企业开放创新主要集中在工业、信息技术、金融和消费者必需品等领域,四大领域占比超六成,其中工业企业占比居首,反映出实体经济与创新融合的深度。在创新模式上,北京大企业的开放创新方式日益多元,建设开放创新平台、创办创新赛事活动、加大资本投资等成为主要路径,其中开放创新平台布局增速显著,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技术交流、资源共享的重要载体。
四、中国企业开放创新积极性凸显
除跨国公司外,中国企业(含港澳台)在京沪深三地的开放创新布局同样活跃,总数达144家,覆盖21个省、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其中,北京本土大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最高,占比超五成,体现出北京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主动作为。这些企业通过开放创新与跨国公司、创业团队开展深度合作,既提升了自身的技术竞争力,也为区域创新生态注入了本土活力。
五、国际创新集市搭建人才与企业对接桥梁
作为开放创新的重要实践场景,国际创新集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涵盖汽车、零售、科技、专业服务等多个领域。活动设置了创新人才招聘区,为海内外优秀人才提供与国际科技创新型公司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促进了人才与企业的精准对接。这种“以才引企、以企聚才”的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北京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的优势,为开放创新提供了人力保障。
六、北京创新战略中心地位的提升意义
跨国公司加速在京布局开放创新,不仅为北京带来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全球市场资源,也推动了本地产业链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随着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创新模式的多元化,北京正逐步成为全球创新要素的配置中心,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北京将继续发挥创新资源集中、政策环境优越的优势,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和创新主体参与,推动开放创新向更高水平发展。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紧扣"一绿试点"发展机遇 常营集体赋能城市新空间建设
2025-08-14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集中签约重点项目 赋能京津冀协同创新
2025-08-14
京台青年双创项目路演在京举行 两岸团队共拓合作新机遇
2025-08-14
京津冀三地立法协同迈入新阶段 道路运输管理成首项突破
2025-08-14
京津冀协同发展签约多领域项目 通航产业园等获重点推动
2025-08-14
京沪网约车平台深化合作 推动车辆资源共享破解打车难题
2025-08-14
京津冀16家开发区共筑人才协同平台 赋能区域产业升级
2025-08-14
顺义锚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多措并举布局创新发展新格局
2025-08-14
国家科技奖励体系在北京构建完成 创新激励机制全面升级
2025-08-14
海淀创新引擎升级!普华永道北京创新中心赋能科创生态圈
2025-08-14
国家火炬功能与艺术玻璃特色产业基地落户沙河经济开发区
2025-08-14
海淀科创新政破题产业升级 中关村科学城探路高质量发展
2025-08-14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