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多措并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护航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与优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北京市通过政策引导与制度创新持续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近期召开的专题会议聚焦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强调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提供制度保障。
一、制度创新明晰政商交往边界
北京市纪检监察机关联合多部门出台政商交往"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明确公职人员在项目审批、市场监管等环节的履职规范。以"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为准则,要求领导干部在服务企业过程中严守纪律红线,同时鼓励依法依规为企业排忧解难。某科技企业负责人表示:"清单制度让企业知道什么事能办、该找谁办,大幅降低了沟通成本。"
二、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23年北京市推出营商环境6.0版改革方案,重点压缩行政审批时限,将企业开办全流程压减至3个工作日内。司法部门设立商事纠纷调解中心,2022年数据显示涉企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27%。某餐饮连锁企业高管评价:"现在遇到合同纠纷,通过调解渠道十天就能达成和解,这在过去难以想象。"
三、常态化沟通机制畅通诉求渠道
建立企业家参与政策制定机制,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开展政策效果评估。2024年已组织16场政企座谈会,收集的127条建议中89%转化为具体措施。某智能制造企业反映的供应链配套问题,经专项协调后一周内得到解决。
四、廉洁文化建设筑牢思想防线
面向非公经济人士开展合规经营培训,2023年参训企业超2000家次。市场监管部门推行"体检式"执法,事前发布检查清单减少突击检查。某建筑企业负责人称:"现在执法人员都会提前告知检查标准,我们心里更有底了。"
五、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效能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接入市级事项98%,电子证照应用覆盖85%高频场景。朝阳区试点政策"计算器",企业输入基本信息即可自动匹配可享政策。某文化传媒公司通过系统推送,三天内完成300万元留抵退税申请。
当前北京市非公经济贡献了超四成税收和七成就业,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正释放出显著成效。随着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加速,这种既保持"清"的底线、又体现"亲"的温度的制度设计,将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