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筑巢引凤建科技强磁极 促三城联动共塑科创高地

科技创新 经济开发区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为深化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加速成果转化与招商引资进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24年挂牌首批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加速区。此举旨在强化海淀、昌平、怀柔科学城与亦庄新城的资源互通,通过搭建高质量载体和服务矩阵,吸引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全力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高精尖产业发展新引擎。
一、构建梯度承载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首批评选的亦城国际中心、信创园、北京经开·北工大软件园、朝林广场、大族广场及鸿坤国际生物医药园六大加速区,形成总面积逾8万平方米的专业化空间网络。载体布局紧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端汽车四大主导产业及战略新兴领域需求,配套30个创新服务平台,覆盖技术验证、中试熟化、市场对接全链条服务。差异化功能定位确保三城创新成果精准导入:信创园重点承接中关村信息技术成果;鸿坤生物医药园链接生命科学领域转化资源。
二、创新动态管理机制,提升载体运营效能
加速区实施严格的准入与退出机制。运营满一年后,科技创新局将对载体开展多维度考核: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引进数量与质量、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实效、企业服务响应能力、产业生态成熟度、政策落实成效及空间利用率纳入核心评价指标。考核末位者将被动态调出,2024年下半年将启动第二批加速区公开遴选。这种“赛马机制”倒逼运营机构持续优化服务模式,形成市场化、专业化、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三、全域统筹联动发展,拓展成果转化辐射带
北京经开区以225平方公里亦庄新城为腹地设立扩展区,构建“加速区-扩展区”双轮驱动格局。扩展区重点承接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产业化项目,与加速区形成从研发到量产的梯度承接体系。配套建设的先导基地服务平台,集成政策发布、资源对接、技术交易等功能,实现科创要素全域共享。该设计突破物理空间限制,使三城原创成果可按研发阶段灵活配置至不同功能区,如海淀的AI算法可在加速区优化模型,转入扩展区进行工业场景部署。
四、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打造创新热带雨林
“创新成长计划”和“创新伙伴计划”构成核心政策支柱。前者面向初创期项目提供最高60%的房租补贴、研发设备购置补贴;后者聚焦服务机构给予贷款贴息、人才引进奖励。设立50亿元规模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优先投向纳入转化项目储备库的优质标的。据统计,目前已有17家专业服务机构获首批授牌,涵盖检验检测、专利运营等关键环节,2024年计划引导百亿级社会资本投入成果转化领域。
五、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激活三城一区联动效能
作为北京市唯一享受三城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全域覆盖的区域,北京经开区构建“需求牵引、场景驱动”的跨区域协作机制。通过搭建产学研用金协同平台,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原始创新、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成果、未来科学城央企技术在经开区的应用场景中实现产业化。典型案例包括:中科院微电子所光刻胶材料在信创园完成中试后,进入扩展区实现吨级量产;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科研成果通过鸿坤园区GMP平台加速成药进程。
六、赋能高精尖产业发展,构建世界级产业集群
通过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北京经开区2024年新增高技术成果转化目标超过300项。重点推动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如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已吸引32家三城创新主体入驻。预计到2025年,科技成果转化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将提升至45%,带动形成2-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北京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提供关键产业支撑。未来将深化与津冀重点园区合作,推动形成京津冀科技创新走廊,持续释放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势能。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