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PPP项目签约破万亿 北京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PPP
发改委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0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分两批公开推介的PPP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6年,已有超六百个项目完成签约,总投资规模突破万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覆盖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领域,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项目推进成效显著。两批公开推介的PPP项目中,签约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均实现实质性突破。其中,首批推介项目签约率较高,第二批项目因推介时间较短等因素,签约率相对较低,但整体来看,PPP模式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领域建设方面已展现出良好开局,成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重要的融资与合作模式。
二、签约项目领域分布特点鲜明。从行业分布看,签约项目主要集中在与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密切相关的领域。市政领域涵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水供暖等民生基础设施项目,交通领域包括轨道交通、公路、桥梁等交通网络建设项目,公共服务领域则涉及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新建与升级,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有效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三、首批项目高签约率得益于多重优势。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首批项目质量较高,前期论证充分,项目可行性和收益稳定性较强,对社会资本吸引力较大。同时,各地政府积极落实推进责任,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完善配套政策等措施,为项目签约落地创造了良好环境,促成了较高的签约比例。
四、第二批项目签约进展符合预期规律。该批项目公开推介时间相对较短,从项目发起、方案制定到与社会资本谈判、签约需要一定周期。此外,部分条件成熟、收益稳定的优质项目已在首批中推出,第二批项目仍处于前期对接和推进阶段,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签约率有望逐步提升。
五、PPP模式有效激活社会资本潜力。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不仅缓解了政府财政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压力,还借助社会资本在技术、管理、效率等方面的优势,提升了项目建设和运营质量。社会资本的参与也推动了公共领域市场化改革,促进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合作模式创新。
六、重点城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一批可复制的经验。例如,北京聚焦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通过明确收益分配机制吸引社会资本;上海注重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广州则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为PPP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推动项目加快实施。
七、政策体系为项目推进提供坚实保障。国家发改委建立首个国家部委层面PPP项目库,为项目推介、信息对接、政策指导提供了统一平台。各地也相继出台配套政策,在财政补贴、用地保障、价格调整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规范项目操作流程,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权利义务,保障合作双方合法权益。
八、项目落地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签约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改善民生福祉。同时,PPP项目建设过程中带动的投资和就业,也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
九、后续将持续优化项目管理与服务。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加强PPP项目库动态管理,对入库项目进行分类指导和跟踪服务,推动条件成熟的项目加快签约落地。同时,进一步规范项目运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促进PPP模式健康可持续发展。
十、聚焦高质量项目储备与推介。未来,将重点围绕“两新一重”等国家战略领域,储备和推介更多投资规模合理、收益机制清晰、合作模式规范的优质PPP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参与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一、加强部门协同形成推进合力。国家发改委将与财政、自然资源、住建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在项目审批、资金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为PPP项目顺利实施创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
十二、提升社会资本参与信心。通过完善市场化退出机制、保障社会资本合理回报、加强项目信息公开等措施,进一步增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和信心,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外资等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公共领域,形成政府与社会资本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十三、推动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加速跑”。各地正加快已签约项目的前期工作,细化实施方案,落实建设条件,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同时,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早日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PPP模式真正成为服务民生、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
十四、总结推广地方成功经验。国家发改委将及时总结各地在PPP项目推进中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召开现场会、编发案例集等方式进行推广,引导各地相互学习借鉴,提升PPP项目管理和实施水平,推动更多项目落地见效。
十五、强化风险防范确保项目可持续。在推进PPP项目过程中,将高度重视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和物有所值评价,合理控制政府支出责任,坚决杜绝“明股实债”等不规范行为,确保项目财务可持续和公共利益最大化,实现政府、社会资本和公众的多方共赢。
十六、展望未来,PPP模式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方式,将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项目管理日益规范、社会资本参与度持续提升,PPP项目将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更大力量。
一、项目推进成效显著。两批公开推介的PPP项目中,签约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均实现实质性突破。其中,首批推介项目签约率较高,第二批项目因推介时间较短等因素,签约率相对较低,但整体来看,PPP模式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领域建设方面已展现出良好开局,成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重要的融资与合作模式。
二、签约项目领域分布特点鲜明。从行业分布看,签约项目主要集中在与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密切相关的领域。市政领域涵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水供暖等民生基础设施项目,交通领域包括轨道交通、公路、桥梁等交通网络建设项目,公共服务领域则涉及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新建与升级,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有效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三、首批项目高签约率得益于多重优势。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首批项目质量较高,前期论证充分,项目可行性和收益稳定性较强,对社会资本吸引力较大。同时,各地政府积极落实推进责任,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完善配套政策等措施,为项目签约落地创造了良好环境,促成了较高的签约比例。
四、第二批项目签约进展符合预期规律。该批项目公开推介时间相对较短,从项目发起、方案制定到与社会资本谈判、签约需要一定周期。此外,部分条件成熟、收益稳定的优质项目已在首批中推出,第二批项目仍处于前期对接和推进阶段,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签约率有望逐步提升。
五、PPP模式有效激活社会资本潜力。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不仅缓解了政府财政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压力,还借助社会资本在技术、管理、效率等方面的优势,提升了项目建设和运营质量。社会资本的参与也推动了公共领域市场化改革,促进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合作模式创新。
六、重点城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一批可复制的经验。例如,北京聚焦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通过明确收益分配机制吸引社会资本;上海注重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广州则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为PPP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推动项目加快实施。
七、政策体系为项目推进提供坚实保障。国家发改委建立首个国家部委层面PPP项目库,为项目推介、信息对接、政策指导提供了统一平台。各地也相继出台配套政策,在财政补贴、用地保障、价格调整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规范项目操作流程,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权利义务,保障合作双方合法权益。
八、项目落地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签约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改善民生福祉。同时,PPP项目建设过程中带动的投资和就业,也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
九、后续将持续优化项目管理与服务。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加强PPP项目库动态管理,对入库项目进行分类指导和跟踪服务,推动条件成熟的项目加快签约落地。同时,进一步规范项目运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促进PPP模式健康可持续发展。
十、聚焦高质量项目储备与推介。未来,将重点围绕“两新一重”等国家战略领域,储备和推介更多投资规模合理、收益机制清晰、合作模式规范的优质PPP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参与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一、加强部门协同形成推进合力。国家发改委将与财政、自然资源、住建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在项目审批、资金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为PPP项目顺利实施创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
十二、提升社会资本参与信心。通过完善市场化退出机制、保障社会资本合理回报、加强项目信息公开等措施,进一步增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和信心,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外资等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公共领域,形成政府与社会资本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十三、推动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加速跑”。各地正加快已签约项目的前期工作,细化实施方案,落实建设条件,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同时,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早日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PPP模式真正成为服务民生、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
十四、总结推广地方成功经验。国家发改委将及时总结各地在PPP项目推进中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召开现场会、编发案例集等方式进行推广,引导各地相互学习借鉴,提升PPP项目管理和实施水平,推动更多项目落地见效。
十五、强化风险防范确保项目可持续。在推进PPP项目过程中,将高度重视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和物有所值评价,合理控制政府支出责任,坚决杜绝“明股实债”等不规范行为,确保项目财务可持续和公共利益最大化,实现政府、社会资本和公众的多方共赢。
十六、展望未来,PPP模式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方式,将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项目管理日益规范、社会资本参与度持续提升,PPP项目将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更大力量。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北京设计之旅启幕 DXD设计互联中心引领京津冀设计协同
2025-08-11
北京石景山以标准引领质量提升 培育标杆企业赋能招商引资
2025-08-11
北京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启幕 引领产业升级与招商引资
2025-08-11
北京世园核心区天田山竣工 梯田花海与永宁阁共绘山水画卷
2025-08-11
北京世园会全面建设阶段推进 招商引资与场馆工程同步提速
2025-08-11
北京市规划国土委调研顺义 深化土地供应保障助力招商引资
2025-08-11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党组班子深化三严三实教育民主生活会纪实
2025-08-11
北京大兴“票e送”升级税收服务 赋能招商引资与企业发展
2025-08-11
北京大兴区早餐示范工程覆盖城乡 品牌连锁店开进北研垡村
2025-08-11
北京动漫游戏产业规模突破五百亿 创新动能引航高质量发展
2025-08-11
北京对外投资规模跻身全国前三 招商引资与国际化布局提速
2025-08-11
北京放开外资金融机构准入 推动金融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8-11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