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22城试点营商环境评价新体系 改革成效获阶段性突破

深化改革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0日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通过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招商引资和城市竞争力提升提供了科学指引。近期公布的试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市等22个试点城市通过制度创新,在企业服务、审批效率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为全国推广积累了实践经验。
一、构建国际可比评价体系 破解营商环境优化瓶颈
为科学评估各地改革成效,相关部门于2023年上半年联合制定了包含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资吸引力、高质量发展水平三大维度的指标体系。该体系既对接世界银行方法论,又融入“一网通办”“证照分离”等中国特色改革元素。在东部沿海某省会城市,企业开办时间已压缩至0.5个工作日,远超国际平均水平。
二、试点城市改革成效分化 区域特色经验显现
试评价覆盖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22个城市,形成差异化改革样本。北京市通过“9+N”政策包,将建筑许可审批材料压减45%,用电报装实现“零上门”服务。中部某新一线城市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使项目竣工验收周期缩短60%。但部分城市仍存在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不畅等问题。
三、三大实施路径助推全国推广
根据最新部署,营商环境评价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首先是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已在长三角某经济圈试点联合监管新模式;其次要求各城市对照世行标准建立问题清单,如西南某市针对跨境贸易推出“提前申报”容错机制;最后鼓励基层创新,粤港澳大湾区某园区率先试行商事登记“确认制”。
四、动态优化机制保障长效发展
未来将建立指标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更新评价维度。东北某老工业基地通过试评价发现,其人才流动便利度低于全国均值30%,随即出台高端人才个税返还政策。专家建议,下一步需加强数字化治理能力建设,推动营商环境与产业政策协同发力。
此次改革标志着我国营商环境建设进入标准化、量化评估新阶段。随着评价体系全面实施,将有效促进城市间良性竞争,为市场主体提供更精准的制度供给。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