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在北京明确央企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保持不变
国企改革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9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北京明确,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央企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和改革任务保持不变。疫情对央企经营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和暂时性,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目前央企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国资委将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目标实现,为稳定经济大盘、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提供坚实支撑。
一、疫情影响阶段性特征显著。此次疫情对中央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冲击,部分行业受影响较大。从整体情况看,由于疫情集中发生在传统节假日期间,对特定月份的经营影响相对突出,而年初首月的经营状况受影响程度处于可控范围。从长远视角分析,疫情带来的影响并未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内在趋势,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有望逐步恢复并实现反弹增长,经济运行将回归正常轨道。
二、央企复工复产取得积极进展。据统计,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所属主要生产型子企业复工复产态势良好,多数企业已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其中,石油石化、通讯、电网、交通运输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复工复产率处于较高水平,部分企业保持满负荷生产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众多中央企业始终坚守岗位,保障了能源供应、通讯畅通、物资运输等关键领域的稳定运行,为疫情防控和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多维度措施保障目标实现。为确保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国资委将从四个方面推进工作。一是推动企业积极有序复工复产,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稳定运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二是加强对行业发展和产业链上下游形势的分析研判,建立健全预测预警机制,提前制定应对策略,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三是引导企业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工作,通过优化管理、技术创新等方式,最大限度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四是指导企业充分运用国家出台的金融、财税等支持政策,把握市场恢复性增长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稳产稳收。
四、助力中小企业共渡难关。针对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实际困难,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秉持共克时艰的理念,与中小企业加强沟通协商。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通过延期履行合同、调整合同条款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缓解压力,减少损失。同时,鼓励中央企业与中小企业共同探索应对挑战的长效机制,深化长远合作,携手维护经济平稳运行的良好局面。
五、坚定经济发展信心不动摇。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稳定运行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资委明确表示,尽管面临疫情带来的挑战,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决心不会动摇。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中央企业将进一步发挥主力军作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贡献力量。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中央企业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产业链协同效应逐步显现。随着中央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其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重点行业的稳定生产为相关配套企业提供了市场需求,促进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运转。国资委将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技术支持等方式,提升整个产业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七、创新驱动引领企业发展。面对疫情带来的压力,中央企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疫情防控相关的医疗物资、信息技术等领域,中央企业积极发挥技术优势,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中央企业将继续以创新为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八、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在与中小企业合作过程中,积极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通过规范合同签订、优化付款流程等方式,保障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中央企业将积极参与地方招商引资工作,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九、加强风险防控确保稳健运营。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加强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运营风险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确保企业稳健运营,为实现年度目标任务提供保障。
十、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央企业始终牢记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支持地方经济建设。通过捐款捐物、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同时,在保障就业、稳定物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央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十一、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国资委将继续推进中央企业改革工作,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十二、加强党建引领保障企业发展。国资委强调,要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通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企业发展合力。以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发展氛围,为企业实现年度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十三、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央企业将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加大在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企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央企力量。
十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央企业将继续推进国际化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加强对国际市场形势的研判,有效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等风险挑战,实现国际化经营的稳健发展。
十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支撑企业发展。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通过完善薪酬福利体系、提供职业发展空间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十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中央企业将继续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以扎实的工作成效,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一、疫情影响阶段性特征显著。此次疫情对中央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冲击,部分行业受影响较大。从整体情况看,由于疫情集中发生在传统节假日期间,对特定月份的经营影响相对突出,而年初首月的经营状况受影响程度处于可控范围。从长远视角分析,疫情带来的影响并未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内在趋势,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有望逐步恢复并实现反弹增长,经济运行将回归正常轨道。
二、央企复工复产取得积极进展。据统计,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所属主要生产型子企业复工复产态势良好,多数企业已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其中,石油石化、通讯、电网、交通运输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复工复产率处于较高水平,部分企业保持满负荷生产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众多中央企业始终坚守岗位,保障了能源供应、通讯畅通、物资运输等关键领域的稳定运行,为疫情防控和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多维度措施保障目标实现。为确保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国资委将从四个方面推进工作。一是推动企业积极有序复工复产,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稳定运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二是加强对行业发展和产业链上下游形势的分析研判,建立健全预测预警机制,提前制定应对策略,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三是引导企业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工作,通过优化管理、技术创新等方式,最大限度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四是指导企业充分运用国家出台的金融、财税等支持政策,把握市场恢复性增长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稳产稳收。
四、助力中小企业共渡难关。针对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实际困难,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秉持共克时艰的理念,与中小企业加强沟通协商。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通过延期履行合同、调整合同条款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缓解压力,减少损失。同时,鼓励中央企业与中小企业共同探索应对挑战的长效机制,深化长远合作,携手维护经济平稳运行的良好局面。
五、坚定经济发展信心不动摇。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稳定运行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资委明确表示,尽管面临疫情带来的挑战,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决心不会动摇。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中央企业将进一步发挥主力军作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贡献力量。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中央企业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产业链协同效应逐步显现。随着中央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其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重点行业的稳定生产为相关配套企业提供了市场需求,促进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运转。国资委将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技术支持等方式,提升整个产业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七、创新驱动引领企业发展。面对疫情带来的压力,中央企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疫情防控相关的医疗物资、信息技术等领域,中央企业积极发挥技术优势,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中央企业将继续以创新为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八、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在与中小企业合作过程中,积极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通过规范合同签订、优化付款流程等方式,保障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中央企业将积极参与地方招商引资工作,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九、加强风险防控确保稳健运营。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加强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运营风险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化解。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确保企业稳健运营,为实现年度目标任务提供保障。
十、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央企业始终牢记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支持地方经济建设。通过捐款捐物、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同时,在保障就业、稳定物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央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十一、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国资委将继续推进中央企业改革工作,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十二、加强党建引领保障企业发展。国资委强调,要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通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企业发展合力。以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发展氛围,为企业实现年度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十三、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央企业将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加大在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企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央企力量。
十四、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央企业将继续推进国际化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加强对国际市场形势的研判,有效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等风险挑战,实现国际化经营的稳健发展。
十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支撑企业发展。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通过完善薪酬福利体系、提供职业发展空间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十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中央企业将继续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以扎实的工作成效,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中关村丰台园石墨烯国际合作项目启动 促进新材料招商创新动能
2025-08-10
中关村海淀园与京津科技谷深化产业协同 共促生物医药创新发展
2025-08-10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搭桥 赫氏集团新项目拟落子北京亦庄开发区
2025-08-10
北京经开区首个VR开发者联盟启动 构建产业协同创新生态
2025-08-10
北京经开区敲定下半年六大行动 筑牢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根基
2025-08-10
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创新再突破 新冠灭活疫苗迈入临床新阶段
2025-08-10
北京举办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论坛 探索区域绿色协同发展新路径
2025-08-10
北京科技创新高地日增企业超200家 招商引资助推全球领先
2025-08-10
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税收增速领跑 航空金融新兴产业协同发力
2025-08-10
北京龙贝控股集团考察团调研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与智慧城市建设
2025-08-10
北京旅游业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多措并举激活海内外市场潜力
2025-08-10
北京等城市放宽三类保险准入 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化迈出新步伐
2025-08-10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