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关村: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9日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正通过深化理论学习、强化战略部署,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聚焦“三城一区”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领域,优化创新生态,加强招商引资与国际合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筑牢根基。
一、锚定战略定位,强化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引领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肩负着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使命。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北京持续强化“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将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创新资源集聚的核心载体,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布局、交叉融合发展。其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已成为全球创新资源高度密集、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的标志性区域。相关部署明确,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承接一批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科技重大专项,加强与在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央企业等国家科技创新主力军的协同联动,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上取得更多突破。
二、深化成果转化,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北京着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用好科创基金和“10+3”高精尖产业发展系列政策,为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支持。支持创新型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产学研用联盟,推动创新资源向产业一线流动,促进“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产业应用产品”。针对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等创新活力源泉,通过优化市场准入、加大融资支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激发其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推动企业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配合,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北京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通过共建共享创新平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促进人才跨区域流动等方式,推动创新要素在区域内高效配置,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创新发展格局。
三、打造改革试验田,优化创新创业制度环境
中关村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始终以先行先试政策推动创新生态优化。北京持续争取实施新一批突破性改革举措,在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科研经费管理、人才评价机制等方面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围绕完善激励自主创新机制,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薪酬分配、成果转化收益分享等制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方面,发展创业投资、科技信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多元化金融服务,设立科创板服务基地,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融资支持。同时,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推动军民科技资源共享、技术双向转化,促进军民协同创新发展。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北京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执行监督,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让企业和科研人员切实享受改革红利。
四、实施人才强市,构筑高水平创新人才高地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北京始终将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行动计划及系列配套政策,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聚焦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队伍建设,通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提供优质生活保障等措施,力争吸引和凝聚更多顶尖科学家和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在实践中成长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同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住房、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广阔舞台,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五、扩大开放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在全球化背景下,北京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通过举办高水平国际科技会议、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和技术转移中心、吸引国际高端创新资源落地等方式,加强与全球顶尖创新机构、企业和人才的合作。支持本土企业、高校院所“走出去”,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关键领域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升国际科技话语权。同时,依托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等平台,促进科技成果、技术标准、创新产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创新合作高地。通过扩大开放合作,北京正加速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提升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影响力。
六、夯实基础研究,筑牢创新发展源头活水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北京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优化基础研究布局,努力在重要科学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支持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鼓励科研人员勇闯科学“无人区”,开展长期、稳定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力争在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同时,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衔接,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技术转化,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与“从1到N”的成果转化有机结合,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
七、发展数字经济,培育科技创新新引擎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北京以科技创新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国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支持数字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数字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同时,加强数字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一批芯片、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卡脖子”技术,提升数字产业自主可控能力。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北京正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八、推动绿色创新,助力可持续发展
围绕“双碳”目标,北京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支持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通过技术升级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建设绿色创新平台,加强绿色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和国际合作,促进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同时,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助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北京。
通过系统推进以上举措,北京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面激发创新活力,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努力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走在前列,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