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PPP 划定绿色发展等六大重点领域

PPP 农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9日
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国家部门联合出台新政,重点在农业六大领域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强化政策保障与风险管控,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此举旨在通过创新投融资机制,加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并推动招商引资拓宽社会资本参与路径。
一、农业PPP明确六大核心领域
新政聚焦引导社会资本投向:
1. 农业绿色发展:支持生态循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土壤修复等项目,提升农业可持续性。
2. 高标准农田建设:包括土地整治、智能灌溉、田间道路等工程,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3. 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科技研发、加工物流、品牌营销一体化发展。
4. 田园综合体:整合休闲旅游、文化体验与农业生产,促进三产融合。
5. 农产品物流与交易平台:建设冷链仓储、数字化交易中心,降低流通损耗。
6. "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智慧农业物联网、大数据溯源、电商服务平台。
二、构建风险共担与监管机制
为保障项目可持续性,政策要求:
1. 合理风险分配:政府与社会资本按权责划分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运营风险。
2. 禁止变相举债:明确不得承诺固定回报或政府回购,严防新增隐性债务。
3. 公平竞争环境:破除地方保护壁垒,鼓励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平等参与合作。
4. 强化绩效监管:建立全周期评估体系,动态监测项目收益及公共服务成效。
三、五大政策保障措施落地
1. 组织统筹: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省级政府承担主体责任。
2. 金融创新:发挥国家级及省级PPP基金杠杆作用,引导保险、银行资金倾斜支持。
3. 土地优先保障:将农业PPP用地纳入地方中长期规划,预留建设用地指标。
4. 价格机制改革:探索污水垃圾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公共服务定价模型。
5. 示范项目引领:通过典型案例推广经验,降低社会资本试错成本。
四、撬动万亿级农业投资市场
农业产业兼具公共属性与长期微利特征,与PPP模式高度契合。当前财政投入占农业投资主导地位,需通过制度设计将财政资金转化为"催化剂",例如:设立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对社会资本投入风险进行分级补偿,从而激活金融机构放贷意愿。据测算,仅高标准农田建设一项,"十四五"期间投资需求超万亿元,PPP模式有望填补近30%资金缺口。
五、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
改革核心在于转变财政单一投入模式,以多元化融资破解农业长期资本不足困境。通过完善产权交易、收益权抵押等配套制度,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周期较长领域。同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池,为银行信贷提供托底保障,形成"财政引导-金融跟进-社会协同"的良性循环体系,最终构建市场化、可持续的农业投融资新生态。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