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一带一路”语言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聚焦文明互鉴与语言互通

一带一路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6日
2018年,首届“一带一路”语言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多国的代表及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齐聚,围绕语言文化交流等议题展开探讨,为沿线国家人文交流与招商引资创造良好语言文化环境,推动多元文明互鉴与务实合作。
一、论坛概况与举办背景。此次论坛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支持,北京语言大学承办,以“东渐西传、文明互鉴”为主题。活动吸引了“一带一路”沿线多国代表及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旨在通过语言文化交流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人文基础。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人文交流平台,论坛的举办响应了沿线国家对加强语言互通、深化文明对话的共同需求。
二、分论坛议题与交流成果。论坛设置了人文交流、语言互通、文明互鉴、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带一路”语言文化青年论坛等分论坛。在交流中,中外学者围绕“一带一路”与中外人文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外文学艺术互鉴、语言规划与人才培养、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等多领域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会者普遍认为,语言是文明交流的桥梁,加强语言文化合作有助于消除沟通障碍,促进沿线国家在经贸、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三、青年倡议与未来担当。论坛期间,来自中国、美国、埃及、俄罗斯、哥斯达黎加等国的北京语言大学优秀学生代表,用本国语言共同宣读“‘一带一路’语言文化交流青年倡议”。倡议呼吁世界青年积极行动,加强语言学习以提升沟通能力,主动成为“一带一路”多元文明互鉴的推动者、语言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实践者以及文化交流的服务者。青年代表们表示,将以实际行动促进不同文明间的理解与包容,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四、语言互通的基础性作用与发展方向。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论坛上指出,实现“一带一路”合作重点在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而语言互通是实现“五通”的重要前提。语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文化载体和情感纽带。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时代价值,需在做好语言文化保护和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语言文化创新,开发适应时代需求的语言服务产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语言支撑。
五、北京语言大学的平台优势与贡献。作为我国主要为来华留学生提供汉语及中华文化教育的国际型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外语言文化交流。该校已为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十余万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这些毕业生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友好使者。此次承办论坛,进一步彰显了该校在“一带一路”语言文化交流中的平台作用,未来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为沿线国家培养更多复合型语言文化人才,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走深走实。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