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共建46个特色产业平台 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引领协同

特色产业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8日
京津冀三地协同推进产业转移承接,联合发布综合性指导性文件,明确构建“2+4+46”重点平台体系,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强化资源整合,聚焦招商引资与产业协同,引导创新资源和转移产业向平台集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2+4+46”平台体系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三地协同打造的“2+4+46”产业转移承接平台体系,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为两个集中承载地,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张承生态功能区为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辅以46个专业化、特色化承接平台,形成“核心引领、功能互补、多点支撑”的产业布局,为区域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核心支撑。
二、北京“两翼”引领高端产业集聚效应。作为北京新“两翼”,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定位高端,着力增强产业吸引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围绕市属行政事业单位转移,重点发展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主导产业,同步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河北雄安新区聚焦高端高新产业,打造创新高地与科技新城,其周边产业布局坚持“一盘棋”思路,严格产业准入标准,禁止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深化与区域产业的深度对接。
三、天津“1+16”格局深化产业精准承接。天津通过建立对接产业、重点承接平台、重点对接项目“三级清单”,统筹推进各区与北京各区的有效对接,构建起以滨海新区战略合作功能区为综合承载平台、宝坻中关村科技城等若干专业承载平台为框架的“1+16”承接格局,提升产业承接的精准性与协同性,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增强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明确各自产业承接方向,加快形成集聚效应与示范作用。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重点承接产业转移与协同创新项目,打造环渤海地区产业合作新高地;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依托交通枢纽优势,发展临空高端制造、航空服务等产业;天津滨海新区发挥综合承载能力,承接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业,建设区域产业创新中心;张承生态功能区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
五、现代制造业平台推动产业链跨区域布局。沿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京九方向,三地合力共建现代制造业承接平台,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跨区域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化、智能化发展,提升区域制造业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六、服务业平台提升区域服务功能。加快推进环首都承接地批发市场、冀中南承接地批发市场聚焦带建设,优化区域商品流通布局;构建环首都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保障首都市场供应,提升区域服务业协同发展水平。
七、农业合作平台助力乡村振兴。围绕首都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京津冀农业对接协作,联动发展一批现代农业合作平台,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等领域,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升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八、协同创新机制保障平台高效运行。为推动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三地着力促进区域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北京市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引领作用,联合津冀两地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资源向重点平台集中,通过政策协同、资源共享、要素流动等机制,保障平台在产业转移承接中高效运行,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持续创新动力。
九、产业转移承接标准提升发展质量。三地在产业转移承接中,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提高产业转入门槛,严禁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布局,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加强对承接平台的规划引导和监督管理,确保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十、政策协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三地加强政策协同,在土地、财税、金融、人才等方面出台支持措施,为产业转移承接和平台建设提供政策保障。通过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政务服务,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向重点平台集聚。
十一、区域联动增强产业协同效应。三地建立健全产业转移承接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工作对接和项目协调,形成工作合力。通过举办产业对接活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企业间合作,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提升京津冀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十二、重点平台建设助力近期目标实现。当前正值京津冀协同发展近期目标实现的关键阶段,“2+4+46”平台体系的构建,将进一步推动区域产业优化布局、创新资源集聚和协同发展水平提升,为实现近期目标提供重要支撑,也为中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十三、专业化平台促进产业特色发展。46个专业化、特色化承接平台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特定产业领域,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载体。通过精准定位、专业服务,促进同类产业和关联企业集中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区域产业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水平。
十四、创新高地建设驱动产业升级。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平台着力打造创新高地,吸引高端人才、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引领区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五、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双赢。张承生态功能区等平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环保产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
十六、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2+4+46”平台体系的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三地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助力京津冀打造全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迈向更高水平的一体化发展新阶段。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