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业一季度不良贷款率微降0.01% 信贷质量稳中向好
金融业
企业融资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8日
2017年一季度,北京银行业在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背景下,信贷资产质量呈现总体平稳态势。银监会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环比下降0.01个百分点至1.74%,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资产规模与利润增速同步回升,反映出金融体系稳健性提升。
一、信贷资产质量边际改善
2017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58万亿元,较上季度增加673亿元,但不良贷款率实现小幅下降。分析认为,这一变化得益于银行业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不良率表现优于行业均值,股份制银行资产质量亦同步改善。
二、资产负债规模稳步扩张
截至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达238.5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89.6万亿元,占比37.6%;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43.9万亿元,占比18.4%。规模增长与结构优化并行,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高效的融资支持。
三、盈利水平企稳回升
商业银行一季度累计实现净利润4933亿元,同比增长4.61%,增速较上季度提升1.07个百分点。尽管平均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同比略有下降,但利润增速的回升表明银行业经营效率逐步改善。
四、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强化
风险指标显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增至28236亿元,拨备覆盖率提升至178.8%,较上季度上升2.36个百分点。较高的拨备水平为应对潜在风险提供了充足缓冲,贷款拨备率小幅下降至3.11%,反映风险管控更趋精准。
五、区域金融生态差异化发展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银行业不良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中西部地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优质项目,逐步优化区域信贷结构。监管机构表示,将延续差异化监管政策,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
六、未来展望与政策导向
2017年,银行业将继续强化风险防控,通过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工具盘活存量资产。监管部门强调,需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确保金融体系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