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园区北京冬奥村启动建设 打造赛时保障与赛后人才安居双示范

人才政策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7日
北京冬奥村项目作为2022年冬奥会重要配套工程,近期正式启动建设,成为首都推动国际赛事服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融合的标杆项目。该项目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整合政府与社会资源,构建赛时运动员村与赛后人才公租房的双重功能体系,为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提供示范样本。
一、项目定位与规划亮点
北京冬奥村位于奥林匹克文化综合区,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采用“赛时+赛后”双轨运营模式。规划设计中融入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全周期管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以及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运维平台。主体建筑将实现50%以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室内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健康建筑认证标准。
二、三大赛区协同推进进展
2022年冬奥会采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赛区联动机制,各赛区冬奥村建设同步展开。北京赛区承担冰上项目及开闭幕式功能,其核心场馆“冰丝带”已完成地下结构工程;延庆赛区高山滑雪中心13项配套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张家口赛区运动员村采用模块化建筑技术,赛后将转化为冰雪主题度假区。三地冬奥村均执行LEED-ND社区级绿色认证标准。
三、运营模式创新与社会效益
北京市属国企专项平台负责项目的全周期管理,通过市级人才住房保障机制,赛后房源将面向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领域人才配租。运营方案显示,项目将配置共享办公、多语言服务中心等设施,形成“15分钟国际人才社区生活圈”。据测算,赛后阶段可提供约2000套高品质人才公寓,缓解首都重点行业住房需求压力。
四、技术标准与工期节点
工程建设采用装配式钢结构技术,预制率达60%,施工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30%。关键节点包括:2021年完成主体结构封顶,2022年6月交付冬奥组委试运行。项目团队表示,将严格遵循国际奥委会无障碍设施标准,配备智能体温监测、空气净化等健康系统,确保赛时服务零缺陷。
五、遗产利用与城市发展联动
作为首个明确赛后转化路径的冬奥非竞赛场馆,北京冬奥村的设计预留了功能改造接口。赛后改造将保留部分冬奥文化元素,增设体育健身、社区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奥运记忆+城市服务”复合空间。该模式已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住房保障体系试点,未来将为大型赛事场馆可持续运营提供实践范本。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