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设提速 北京"十三五"规划建议勾勒人口与产业新布局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7日
北京市最新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为城市转型升级绘制了系统性蓝图。该规划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核心抓手,通过建设通州行政副中心、实施居住证制度等举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时为招商引资创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
一、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
规划明确将行政事业单位迁移作为疏解工作的重点工程。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计划2027年前完成市属行政机构整体或部分搬迁。此举不仅缓解中心城区资源压力,更带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配套资源向东部倾斜,形成"一核两翼"的空间格局。
二、人口调控建立长效机制
为破解"大城市病",北京市将实施居住证制度与积分落户政策相结合的双轨制。针对稳定就业、连续缴纳社保、稳定住所等指标建立量化体系,优先解决长期贡献者的户籍需求。专家指出,该政策可参考部分超大城市经验,通过阶梯式赋分实现人口结构优化。
三、产业升级与空间重组同步推进
规划强调严控增量与疏解存量并重:
1. 禁止中心城区新建制造业项目
2. 推动服装批发、物流基地等业态向京外转移
3. 引导金融、科技、文化等高端要素向"三城一区"集聚
通州区将重点承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等功能,配套建设国际学校、高端医疗等设施提升区域吸引力。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落实
通过构建"轨道上的京津冀",形成1小时交通圈推动要素流动。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等平台建设提速,为产业跨区域布局提供载体。规划特别明确要建立利益分享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跨区域布局。
五、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型
居住证制度将整合社保、教育等公共服务功能,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服务供给机制。生态环境领域实施最严格的红线管控,2027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覆盖交通、应急等关键领域,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
该规划的实施将重塑首都发展格局,通过功能重组释放空间资源,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专家建议关注政策落地的配套细则,特别是在人口调控与产业升级的平衡方面需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通州行政副中心的建设进度将成为观察疏解成效的重要风向标。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