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资源税智能服务平台即将启用 政企协同打造高效节水新典范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7日
为持续优化首都招商引资环境,北京市税务与水务部门联合构建的全国首创水资源税信息共享平台将于近期全面启用。该平台突破行政壁垒,实现"一网通办"水资源税全流程业务,标志着北京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智慧税务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创新服务机制提升办税效能
基于国务院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政策精神,北京市率先打通税务与水务数据壁垒,构建业务协同办理平台。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客户端可同步完成月取水量申报、核定结果查询等原属不同部门的业务,水务部门通过后台系统对取水数据进行实时校验。该模式将传统"纳税人跑部门"转为"数据跨部门跑",压缩办理环节70%以上,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零跑腿。系统采用区块链存证技术确保信息可溯源,已通过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
二、产业用水结构实现绿色转型
改革政策通过差异化税率有效引导用水方式转变。根据公开统计数据,地下水资源税征收标准较地表水高出30%以上,驱动高耗水产业主动实施节水改造。首批接入平台的3500余户重点监控企业数据显示,设备升级带动用水成本平均下降18%。典型如高端制造业企业采用循环冷却系统后,地下取水量同比下降42%;部分服务企业接入市政管网费用较自采地下水年节省超百万元。全市累计关停非必要自备井1372眼,2023年再生水利用率提升至45%。
三、税收治理体系实现现代化跃升
平台整合全市万余条取水许可信息,构建全域水资源"一源一档"电子台账。税源监控从人工核查转向智能预警,2023年上半年税收征缴率提升至99.2%,较改革前提升13个百分点。征收数据反哺水资源规划,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出61处管网覆盖薄弱区域,推动市政基础设施精准补强。执法透明度提升带动纳税遵从度显著增强,历史欠缴清收突破8亿元,某工业园区百家企业集体补缴税款3000余万元。
四、创新模式释放政策示范效应
作为国家水资源税试点首批成果,该平台建设纳入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程。其首创性体现为:跨部门业务重构度达到国家级改革试点要求最高级别;数据交换标准被纳入全国智慧税务建设规范;动态监测模型入选节水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全国已有12个试点省市考察团实地调研,多地参照北京模式启动改造本地水资源治理系统。国际水资源管理协会评价其为"信息技术驱动环境治理的典范样本"。
据了解,平台二期建设将接入京津冀水资源监控数据,推动跨区域税收协同管理。税务部门同步开发移动端服务矩阵,届时灌溉用水户、小型取水单位均可通过手机端办理业务。该项改革预计每年为企业减少办事成本约2亿元,为首都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