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加速布局智能充电网络 打造新能源汽车友好型园区新标杆

新能源产业 汽车产业 经济开发区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7日
为响应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近期启动全域充电基础设施升级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多家能源科技企业,计划构建“五分钟充电圈”,推动区域绿色交通转型。该举措以国务院相关指导意见为纲领,重点解决充电设施布局不均衡、公共充电服务效率不足等痛点,为全国工业园区提供可复制的建设经验。
一、政策引领与目标规划
北京经开区结合国务院提出的“车桩相随、适度超前”原则,明确到2025年实现园区充电桩总量突破1.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站密度达到每1.5平方公里一座。针对新建住宅及商业综合体,严格执行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100%覆盖的要求,并将大型停车场充电车位配建比例从10%提升至15%,以适配区域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年均30%的增速需求。
二、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
园区引入智能充电管理系统,通过动态负荷调控技术实现“削峰填谷”,降低电网压力。例如,在京东总部大厦试点项目中,利用光伏车棚与储能设备联动,使充电桩绿电使用率提升至40%。此外,针对物流车辆集中充电需求,规划建设3座专用换电站,单次换电时间压缩至3分钟,显著提升商用车辆运营效率。
三、政企协同与资源整合
经开区管委会设立专项补贴基金,对建设超快充桩的企业给予每桩最高3万元的设备补助。目前已吸引包括国家电网、星星充电在内的12家运营商入驻,形成“统建统营”合作模式。在亦庄地铁站P+R停车场,通过政企数据互通,实现充电桩使用率实时监测与动态调价,高峰时段周转率同比提高2倍。
四、标准体系与长效监管
建立充电设施验收备案制度,要求所有新建桩群必须符合国标2023版安全规范,并接入市级监管平台。定期开展充电设备绝缘检测与消防演练,2023年累计排查整改线路老化等隐患47处。同时,试点应用充电桩责任保险,覆盖因设备故障导致的车辆损失,增强用户信心。
五、区域示范与辐射效应
作为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核心节点,北京经开区已形成“充电+换电+光储”多能互补体系。其经验已推广至天津武清、河北廊坊等周边园区,跨区域充电结算平台累计服务异地充电订单超12万次,推动都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未来将探索V2G车网互动技术,进一步挖掘电动汽车的分布式储能潜力。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