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玻璃产业新布局带动鲁西转型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山东省郓城县通过招商引资成功承接了首都功能疏解的重点项目——北京威顿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整体迁移。该项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及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突破,不仅优化了区域产业布局,也为地方经济注入了创新发展动能。
一、项目落地背景与战略意义
为落实国家关于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战略部署,北京玻璃集团于2016年启动钠钙玻璃生产线外迁计划。经过对多个承接区域的综合评估,最终选定山东省郓城县经济开发区作为新基地。该决策基于三大核心要素:首先是郓城县拥有成熟的基础化工产业配套,可满足玻璃制造对原材料供应链的需求;其次为当地政府推行的"一事一议"专项服务机制,在土地审批、环保评估等环节建立绿色通道;最后是鲁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产品可通过日兰高速、京九铁路辐射华东、华北市场。此项目被列为省级重点产业转移示范工程,成为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
二、智能制造升级实现产能跃升
迁移后的生产基地采用全流程技术改造,核心生产线实现三大突破:首次引入智能配料系统,通过激光光谱分析实时调控原料配比;升级模具温控装置,使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8.6%;建成余热发电循环系统,能耗指标较原厂区降低34%。该基地建设周期历时21个月,在2021年春季正式投入运行,具备年产15万吨高端玻璃制品的产能,主要生产药用包装瓶及食品级器皿,填补了鲁西南地区特种玻璃制造的空白。
三、产业协同发展的示范效应
项目落地带动了产业链配套企业集聚,已有8家相关企业在开发区设立分支机构。本地院校同步开设玻璃工艺专业课程,建立产学研基地培养技术工人。在环保治理方面,厂区配套建设了烟气脱硝及废水深度处理设施,相关排放标准优于国标40%。经济分析显示,该项目创造直接就业岗位460个,间接拉动物流、包装等关联行业就业超千人,使玻璃制造业跃居郓城县五大支柱产业。
四、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
"退与进"的辩证发展观在此次迁移中得以充分体现:退出环节严格遵循首都功能定位要求,原北京厂区设备拆除后用地纳入科技创新园区规划;进入环节重点把握技术升级机遇,新生产基地投入研发资金占总投资额21%,获得3项新型实用专利。区域经济研究机构指出,此类产业转移不是简单复制,而是通过技术迭代、管理创新和资源重组,实现传统制造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升级的典范。
此次产业转移的成功实践表明,通过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既能优化核心城市功能结构,又能为承接地培育新质生产力。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政策协同、技术共享、人才联动"模式,为同类传统制造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路径,彰显了跨区域产业布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