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京城地下新画卷 金韵祥云焕长安街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首都长安街沿线25座人行地下通道经系统性提升改造,以金色主调与祥云纹饰打造“黄金走廊”,于2024年全面竣工。此次升级融合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市政功能,优化公共空间品质,为城市文旅品牌及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
一、工程定位与文化传承
北京长安街作为国家重要形象窗口,其附属设施遵循《长安街景观提升专项导则》进行规范化更新。本次涵盖建国门至复兴门区间的25座通道,首次系统引入“金镶玉”美学理念,通道内部墙饰采用暖色樱花红花岗岩基材,门厅镶配手工锻制金色金属框条,表面以浮云纹样浮雕装饰,喷涂高性能氟碳防腐涂层。主视觉墙设“长安街”题款牌匾,采用传统金玉镶嵌工艺,辅以北京地标建筑金色金属蚀刻壁画,形成连贯的“黄金轴线”视觉效果。设计语言呼应了“神州第一街”的庄重气质,与既有黄金护栏形成整体序列。
二、工艺创新与材料应用
为保障设施历久弥新,项目突破多项技术瓶颈:
1.金属构件实施三重防护体系,底层电化学防锈处理,中层合金附着加固,表层纳米级氟碳漆喷涂,耐候性提升约3倍;
2.石材接缝采用弹性密封胶与导水槽双轨设计,经-25℃至70℃极限温变测试无开裂;
3.照明系统升级为2700K暖光LED模组,能耗降低约40%的同时增强金色材质反射效果。
三、功能升级与无障碍改造
工程同步根治运营期结构病害:
1.针对渗漏顽疾,研发“渗流路径三维扫描技术”,精准定位153处裂缝源点,对变形缝实施遇水膨胀橡胶与聚氨酯注浆复合封堵;
2.依据《城市步行系统无障碍设计规范》,重建8处坡道系统,将原双侧坡道整合为1:12坡度中间通道,扶手增设盲文导向标识;
3.增设23套智能除湿设备,空气湿度常年控制在60%以下,有效防范石材风化。
四、精细化施工组织
项目执行严格民生保障机制:
1.主体作业限定于每日零时至五时,采用模块化预制构件现场拼装工艺,单点施工周期压缩至72小时内;
2.建立震动传感实时监测网,施工振速控制在0.5mm/s以下;
3.设置26处临时智能导行设施,夜间通行效率保持日常约85%水平。
本次改造将市政设施升级为文化展示载体,通道日均服务逾16万人次,其美学创新获国际城市设计学会专项推介。北京正通过此类标杆性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软硬件基础,为全球企业落户提供高质量空间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