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招商】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0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丰台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实施第二阶段城南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着力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拓展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保持了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1094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0亿元,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60.3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1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1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梳理284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3项。开展投资项目审批流程试点工作,确定57个试点储备项目。制定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区属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改革工商登记制度,试行“一口受理、多证联办”的审批新模式,新设企业数量增长50.5%,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完成3家区属国有企业重组。探索混合所有制发展模式,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流入。园区扩区工作完成,7个区域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范畴。出台文化创意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速推进“全球创客空间”等6个项目落地。创新服务模式,扶持“专精特新”企业融资5亿元,新增订单10亿元。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启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房屋等资源交易行为。强化农村“三资”管理,严格乡镇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审计。深入推进社会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全市首家跨区域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丰台医院”。启动乡级社区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试点,推行农村社区化管理。出台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实施意见,向71个社会组织购买104项服务项目。制定加强老旧小区服务管理工作意见,推动286个老旧小区服务管理工作全面升级,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内涵不断深化。
(二)大力调整结构,提质增效迈出新步伐。高端产业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占比达78%,其中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个百分点。金融业留区税收增长59.7%。新引进亿元以上企业159家,居全市第三,增长106%,其中商务服务业占43%、金融业占28%、高新技术业占18%。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455亿元,居全市第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37项,专利授权量增长15.6%。实施第二阶段城南行动及政府投资计划119项,实现投资470亿元,累计完成三年总投资额的70%;吸引民间投资334.4亿元,增长83.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8.4%。新登记市场主体3.2万户,全区企业总量占市场主体的比重达59.5%。重点功能区带动作用更加凸显。丽泽金融商务区新兴金融产业聚集效应显著,新引进华林证券、海航金融等亿元以上企业43家,留区税收增长28%,首创金融广场等12个项目实现开工,开复工面积331万平方米。丰台科技园区总收入超过3600亿元,增长10%,留区财政收入24.7亿元,增长17%,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等七项指标居“一区十六园”第二。新引进亿元以上企业51家,其中高科技企业29家,轨道交通、应急救援、军民融合、节能环保等特色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增强。推动青龙湖—长辛店会展旅游、生态休闲区建设,成功举办第75届世界种子大会。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规划逐步完善,政策研究和招商工作全面启动。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初见成效。编制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新兴凌云等制造企业外迁并投产,大红门近1000家商户入驻河北白沟,与保定市签订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协议,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三)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品质实现新提升。人口规模调控力度加大。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和流动人口规模调控挂钩机制,整治群租房、地下空间3000余处,人口无序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基础设施承载力大幅提高。地铁8号线三期、14号线中段、16号线开工建设,万寿路南延南四环至金星路段等9条道路竣工通车,新增城市道路通车里程19公里。生活垃圾循环经济园建设进展顺利。郭公庄水厂投入使用,86.4万居民用上“南水”;治理中小河道11条,升级改造立交桥排水泵站6处,完成了马草河总部基地段综合整治。城乡环境明显改善。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改造燃煤锅炉1218蒸吨,减煤换煤8.1万吨,淘汰老旧机动车7万辆,关闭非法砂石料场9家,调整退出工业污染企业40家。完成平原造林3520亩,建成园博绿道64.5公里,新增城市绿化120.3公顷。以“环境提升年”活动为载体,实施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和环境绿化美化提升工程,打造了方庄等区域环境建设综合示范区。积极开展背街小巷、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治理黑车、黑摩的、小广告、露天烧烤、无照游商成效显著;拆除违法建设96.5万平方米,新生违法建设实现零增长。城市服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智慧丰台”建设取得成效,在全市率先建立信息化滚动规划实施机制。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日趋完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广泛覆盖;80个社区办公、活动用房规范化建设达标。25处道路大修和拥堵点改造完成,2000辆公租自行车和24个电动汽车充电站投入使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9个村整建制农转居。8个重点村集体企业搬迁和宅基地腾退基本完成,西局、石榴庄上市地块实现开工,白盆窑北地块入市交易。纪家庙村、羊坊村宅基地腾退基本完成。分中寺村土地一级开发全面启动,宅基地腾退完成98.7%。
现在,我代表丰台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实施第二阶段城南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着力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拓展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保持了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1094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0亿元,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60.3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1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1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梳理284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3项。开展投资项目审批流程试点工作,确定57个试点储备项目。制定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区属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改革工商登记制度,试行“一口受理、多证联办”的审批新模式,新设企业数量增长50.5%,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完成3家区属国有企业重组。探索混合所有制发展模式,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流入。园区扩区工作完成,7个区域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范畴。出台文化创意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速推进“全球创客空间”等6个项目落地。创新服务模式,扶持“专精特新”企业融资5亿元,新增订单10亿元。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启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房屋等资源交易行为。强化农村“三资”管理,严格乡镇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审计。深入推进社会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全市首家跨区域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丰台医院”。启动乡级社区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试点,推行农村社区化管理。出台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实施意见,向71个社会组织购买104项服务项目。制定加强老旧小区服务管理工作意见,推动286个老旧小区服务管理工作全面升级,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内涵不断深化。
(二)大力调整结构,提质增效迈出新步伐。高端产业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占比达78%,其中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个百分点。金融业留区税收增长59.7%。新引进亿元以上企业159家,居全市第三,增长106%,其中商务服务业占43%、金融业占28%、高新技术业占18%。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455亿元,居全市第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37项,专利授权量增长15.6%。实施第二阶段城南行动及政府投资计划119项,实现投资470亿元,累计完成三年总投资额的70%;吸引民间投资334.4亿元,增长83.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8.4%。新登记市场主体3.2万户,全区企业总量占市场主体的比重达59.5%。重点功能区带动作用更加凸显。丽泽金融商务区新兴金融产业聚集效应显著,新引进华林证券、海航金融等亿元以上企业43家,留区税收增长28%,首创金融广场等12个项目实现开工,开复工面积331万平方米。丰台科技园区总收入超过3600亿元,增长10%,留区财政收入24.7亿元,增长17%,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等七项指标居“一区十六园”第二。新引进亿元以上企业51家,其中高科技企业29家,轨道交通、应急救援、军民融合、节能环保等特色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增强。推动青龙湖—长辛店会展旅游、生态休闲区建设,成功举办第75届世界种子大会。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规划逐步完善,政策研究和招商工作全面启动。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初见成效。编制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新兴凌云等制造企业外迁并投产,大红门近1000家商户入驻河北白沟,与保定市签订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协议,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三)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品质实现新提升。人口规模调控力度加大。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和流动人口规模调控挂钩机制,整治群租房、地下空间3000余处,人口无序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基础设施承载力大幅提高。地铁8号线三期、14号线中段、16号线开工建设,万寿路南延南四环至金星路段等9条道路竣工通车,新增城市道路通车里程19公里。生活垃圾循环经济园建设进展顺利。郭公庄水厂投入使用,86.4万居民用上“南水”;治理中小河道11条,升级改造立交桥排水泵站6处,完成了马草河总部基地段综合整治。城乡环境明显改善。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改造燃煤锅炉1218蒸吨,减煤换煤8.1万吨,淘汰老旧机动车7万辆,关闭非法砂石料场9家,调整退出工业污染企业40家。完成平原造林3520亩,建成园博绿道64.5公里,新增城市绿化120.3公顷。以“环境提升年”活动为载体,实施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和环境绿化美化提升工程,打造了方庄等区域环境建设综合示范区。积极开展背街小巷、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治理黑车、黑摩的、小广告、露天烧烤、无照游商成效显著;拆除违法建设96.5万平方米,新生违法建设实现零增长。城市服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智慧丰台”建设取得成效,在全市率先建立信息化滚动规划实施机制。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日趋完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广泛覆盖;80个社区办公、活动用房规范化建设达标。25处道路大修和拥堵点改造完成,2000辆公租自行车和24个电动汽车充电站投入使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9个村整建制农转居。8个重点村集体企业搬迁和宅基地腾退基本完成,西局、石榴庄上市地块实现开工,白盆窑北地块入市交易。纪家庙村、羊坊村宅基地腾退基本完成。分中寺村土地一级开发全面启动,宅基地腾退完成98.7%。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北京招商】政策红利赋能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新引擎
2025-07-30
【北京招商】银行业信贷风险转向金融市场需高度警惕
2025-07-30
【北京招商】京冀协同帮扶雄安 高水平宣武医院建设启幕
2025-07-30
【北京招商】京津城际铁路启动十年首次全面升级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5-07-30
【北京招商】京沈客专承德段启动铺轨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提速
2025-07-30
【北京招商】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打造京津冀科创新引擎
2025-07-30
【招商】京东共享服务体系:从效能革命到发展引擎的进化之路
2025-07-30
【北京招商】中美青年创客巅峰对决在京启幕 共创未来赋能人文交流
2025-07-30
【北京招商】大国重器集结科技周 互动体验点亮创新梦想
2025-07-30
【门头沟区招商】门头沟科技园聚力打造京西创新创业生态圈
2025-07-30
【北京招商】京东云华东数据中心助力区域数字化转型
2025-07-30
【北京招商】投洽会助力"一带一路"深化双向投资合作新格局
2025-07-30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