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中欧科技创新合作迈入新阶段 共建联合创新支撑平台

科技创新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8日
近日,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与欧盟中国联合创新中心达成战略合作,三方将通过共建联合创新研究院、创业孵化器等平台,推动科技、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欧在创新领域的招商引资进入新阶段,未来将以欧盟中国联合创新基地为载体,构建覆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助力“一带一路”沿线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一、战略合作框架与核心内容
2024年签署的协议明确,三方将围绕四大板块展开合作:欧盟创新机构总部负责政策协调与资源整合;创新金融服务区提供跨境资本支持;联合创新工厂聚焦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企业并购交易所促进创新要素流动。该模式突破了传统产学研合作边界,首次将金融基础设施与科研实体平台系统化结合,例如通过共同创业孵化器已促成多个中欧清洁能源、生物医药项目落地。
二、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
合作方在北京市和布鲁塞尔同步启动试点,依托国际丝绸之路科学院的跨区域网络,将人工智能、绿色技术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向匈牙利、希腊等“一带一路”节点国家推广。2023年试运行的联合创新研究院数据显示,中欧联合申报的国际专利数量同比增长逾三成,其中数字经济领域占比超六成。
三、金融服务与科技转化的深度融合
创新基地内设的金融服务区通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措施,已为17家中欧科技企业提供债权股权混合融资方案。2024年上半年,该平台推动设立了规模超百亿元的中欧创新基金,重点支持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的技术并购,例如某德国自动驾驶技术企业通过并购交易所完成对中国合作伙伴的股权整合。
四、长效合作机制与未来规划
根据协议,三方将建立年度轮值会议制度,定期评估合作进展。下一步计划在深圳市增设南方创新节点,衔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资源。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指出,这种“科研机构+金融资本+跨国市场”的三维模式,有望成为应对全球技术竞争的新范式,其经验未来可复制至东盟、非洲等地区。
此次合作通过制度性安排打通了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堵点,不仅强化了中欧在高端技术领域的互信基础,也为全球科技治理提供了区域性实践样本。随着联合创新基地实体项目的陆续投运,预计到2025年将带动超千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