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汽车产业利润逆势增长 新能源转型应对原材料挑战

新能源 汽车产业 经济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6日
在疫情反复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双重压力下,中国汽车产业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和加速新能源转型,实现了营业收入与利润的逆势双增长。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前4个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幅显著高于工业平均水平,展现出较强韧性。各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新能源产业链项目,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升级。但全球芯片短缺、钢材等大宗商品涨价仍对行业盈利空间形成挤压,促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优化应对成本压力。
一、行业整体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权威数据,前4个月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超过5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达1.6倍,增速在制造业各门类中处于领先位置。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乘用车市场消费升级带动中高端车型占比提升;二是商用车受基建投资拉动保持需求旺盛;三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实现三位数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利润率较疫情前水平仍有差距,显示复苏基础尚需巩固。
二、原材料涨价形成显著成本压力
钢铁工业协会监测显示,作为汽车制造主要原料的热轧板卷价格连续多轮上涨,累计涨幅超过30%。橡胶、铝材等零部件原材料价格同步攀升,导致轮胎企业集体发布调价公告。这种输入性通胀使整车企业面临双重挤压:一方面主机厂难以立即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另一方面库存原材料价值消化需要周期。某自主品牌车企透露,钢材成本已占白车身生产成本的25%,较往期提高约5个百分点。
三、芯片短缺制约产能释放
全球半导体供应紧张对汽车生产的影响持续显现,多家合资车企出现被迫减产情况。据乘用车联合会分析,芯片短缺导致行业月度产量损失约15万辆,直接影响企业营收规模。部分企业采取"减配交付"的临时措施,如暂缓安装非安全类电子配置。这种情况促使国内车企加快与中芯国际等本土芯片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在功率半导体等领域构建自主供应链。
四、新能源转型开辟增长新路径
面对传统制造环节的成本压力,主要车企将资源向新能源领域倾斜。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已突破10%关键节点,其中纯电动车型占比超过80%。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三电系统、智能网联等配套项目,如合肥市引进的电池项目总投资达百亿元级别。这种转型带来利润结构优化,某集团财报显示其新能源车毛利率已超越燃油车型。
五、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未来发展
财政部延续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同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将汽车产业纳入监管范围。市场层面出现两个积极变化:一是私人消费者占比提升至75%,表明产品认可度提高;二是出口市场同比增长1.5倍,欧洲成为重要增量市场。行业专家预测,随着碳酸锂等原材料产能逐步释放,以及车规级芯片国产化进程加速,汽车产业利润水平有望保持稳定增长通道。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