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北京腾退土地优先布局高精尖产业 机器人应用前景广阔

机器人 土地招拍挂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6日
在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北京市通过招商引资加速高精尖产业集聚,明确将腾退土地资源优先用于十大重点领域发展。相关部门负责人近日透露,机器人作为技术集成度最高的领域之一,已渗透至家庭服务、医疗辅助等场景,未来还将推动互联网制造等新模式落地。
一、高精尖产业规划引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北京市于2017年底出台《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高精尖产业的指导意见》,划定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十大重点领域。为保障产业发展空间,2020年前腾退的工业用地、低效厂房等将定向用于高精尖项目布局。这一举措既解决了企业用地需求,也促进了存量土地提质增效,形成“疏解”与“升级”的良性循环。
二、机器人产业成为技术融合标杆
当前,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已形成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链条。在消费端,清洁机器人、烹饪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普及率持续提升;在医疗领域,辅助手术机器人、康复训练设备等有效缓解人力短缺问题。据行业分析显示,服务机器人市场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部分三甲医院已实现护理环节的智能化改造。
三、智能制造催生新型生产模式
随着工业互联网技术成熟,机器人正重塑传统制造流程。典型案例显示,部分企业通过智能订单系统实现“黑灯工厂”运作——从接单、排产到加工全程无人干预。这种模式在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已取得试点成功,预计未来三年内将在京津冀地区规模化推广。
四、政策协同构建产业生态体系
为支撑高精尖产业发展,北京市推出“一揽子”配套措施:设立专项引导基金,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给予最高30%的研发补贴;建设共享中试平台,降低企业设备投入成本;完善人才公寓、国际学校等配套服务,吸引全球创新要素聚集。相关部门表示,后续将重点突破传感器、精密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卡脖子”问题。
五、区域联动强化产业链韧性
北京市与天津市、河北省建立跨区域协同机制,共同编制《京津冀高精尖产业地图》,明确三地分工。其中,北京侧重研发设计和总部功能,津冀两地承接成果转化与规模化生产。这种布局既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也增强了产业链抗风险能力,目前已有超过200家企业在三地间形成配套协作关系。
未来,北京市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的系统性配置,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精尖产业标杆城市。相关部门预计,到2025年,十大重点领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突破50%,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