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全国夏粮丰收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6日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全国夏粮生产交出亮眼成绩单。202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14582万吨,同比增长2.1%,不仅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稳定物价、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背后,是政策扶持、科技赋能和农民辛勤耕耘的共同成果。
一、播种面积止跌回升释放积极信号
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在2021年实现26438千公顷,同比增长1%,结束了此前连续5年的下滑趋势。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度的全面落实,各省份将耕地保护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例如河南省严格执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江苏省建立耕地保护"田长制",山东省推行"耕地保护激励县"评选,这些举措有效遏制了耕地"非农化"趋势。最低收购价政策持续发力,小麦最低收购价连续三年小幅上调,配合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显著提升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单产水平创新高展现科技威力
全国夏粮平均单产达到5515.7公斤/公顷,实现连续三年增长。这一成就凸显了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在品种改良方面,抗逆性强、品质优的新品种推广面积占比超过60%;在种植技术方面,山东、河北等主产区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普及率达75%;在防灾减灾方面,气象预警覆盖所有产粮大县,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同比扩大1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推广的"按图播种"数字农业模式,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实现精准施肥,使示范区单产提高8%以上。
三、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日益凸显
国际粮价波动传导至国内市场,小麦等粮食作物价格保持合理区间,种粮收益明显改善。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新麦上市初期价格同比上涨约7%,农民售粮积极性显著提高。这种市场自发调节与政策托底形成良性互动,河南省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周边农户增收15%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加大原料储备力度,形成从田间到车间的完整产业链,为粮食主产区招商引资提供了重要筹码。
四、丰收成果转化保障粮食安全
夏粮占全年粮食产量近四分之一,2021年的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供给打下坚实基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在河北、湖北等6个主产省收购托市小麦超过2000万吨。各地粮库智能化升级加速推进,山东省建成"智能化粮库"管理系统,储粮损耗率降至1%以内。粮食深加工产业链持续延伸,河南省发展小麦制粉、酒精加工等产业集群,年加工能力突破3000万吨,有效提升粮食附加值。
五、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持久动力
夏粮丰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物质基础。在陕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带动亩均增产50公斤以上;江苏省推行"农田+"模式,发展稻田养虾等复合种养,实现"一田双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全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过10亿亩次,帮助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这些实践表明,粮食生产正在从单纯追求产量向提质增效转变,为乡村产业振兴探索出新路径。
这份来之不易的丰收成绩单,既彰显了我国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也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持续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必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