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双碳目标开启储能产业黄金期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6日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储能产业迎来战略性发展机遇,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撑。多地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将储能纳入绿色产业布局重点。浙江省杭州市等地依托产业集群优势,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协同加速产业链整合,为企业投资创造有利环境,推动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
一、政策驱动储能战略地位提升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明确将储能定位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环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行业协会指出,储能作为优质灵活性资源,对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技术路线已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能力提升转变。
二、产业规模与市场化进程提速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20年末,国内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占已投运储能项目总量约百分之九,年度新增装机同比增速逾百分之一百四十。市场化机制建设同步推进:国家能源局推动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广东、山东等省份试点完善峰谷电价和辅助服务补偿机制。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常州市等地已形成电池制造、系统集成、回收利用产业链,吸引数十家头部企业区域总部落地。
三、地方布局抢占产业新赛道
地方政府将储能产业作为招商引资重点领域:
-青海省依托锂资源禀赋打造“千亿锂电产业基地”;
-广东省推出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光储一体化项目建设;
-浙江省杭州市设立储能科技创新园区,提供研发补贴与应用场景对接服务。
行业协会监测数据显示,产业链上游材料、中游设备及下游电站投资形成协同发展态势。
四、技术突破与系统协同成关键
当前产业面临三大核心挑战:
1.安全标准体系待完善——国家能源局牵头制定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规范,强化热失控防控技术要求;
2.成本疏导机制需创新——探索共享储能、容量租赁等商业模式缓解投资压力;
3.多能互补协同不足——在内蒙古、河北等地开展“新能源+储能”示范项目,验证系统调峰调频能力。
中国能源研究会强调,需通过材料创新提升能量密度,同时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五、国际竞争与合作新格局
我国储能企业加速海外布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因高安全性和循环性能,在欧洲户用储能市场占比提升至六成以上。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储能产品出口连续三年保持百分之五十以上增速。行业机构建议加强国际标准对接,深度参与全球绿色能源治理体系建设。
未来五年将是储能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窗口期。随着碳交易市场扩容和绿证制度深化,储能经济性将持续改善。在政策护航、技术迭代与全球碳中和浪潮推动下,中国有望形成超万亿元级储能市场,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重要实践样本。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