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京赣深化区域合作共谋产业发展新篇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5日
在深入贯彻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两地聚焦产业升级与资源对接,通过招商引资构建发展新优势。此次交流旨在深化跨区域产业链协作,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为新时代区域合作注入新动能。
一、跨区域协作的经济背景与战略意义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建设与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持续推进。2023年,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实现产业对接项目164项,技术合作金额突破80亿元。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202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7.1%;南昌依托赣江新区国家级战略平台,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速达18.6%,两地经济结构呈现显著互补特征。
二、产业协同的载体优势与实践基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历经二十余年发展,汇聚全球500强企业投资项目87个,建成国家级研发机构42家。赣江新区作为中部地区第4个国家级新区,2023年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增速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两地在智能制造、航空物流、中医药现代化等领域已形成可对接的产业链图谱。
三、重点领域的合作机制与实施路径
科技创新方面,双方将共建联合实验室3个,推动技术交易平台互认互通。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对接航天科工、中车等项目转移承接,在昌北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智能装备产业园。商贸流通领域依托南昌向塘国际陆港,2024年将开通直达京津地区的冷链物流专线。生物医药产业通过建立道地药材标准化体系,共建中医药创新成果转化中心。
四、企业实践的示范效应与经验转化
考察组实地调研的智能供应链企业,其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基地运营效率超出传统仓储300%;参观的装备制造基地实现核心部件100%国产化替代;调研的医药企业建立从种植到研发的全产业链模式。这些实践为赣江新区打造"灯塔工厂"、建设智慧物流枢纽提供了可复制的运营范式。
五、制度创新的保障体系与发展愿景
两地建立"管委会+平台公司"双轨运作机制,出台跨区域税收分成实施细则,创新飞地经济管理模式。根据2024年新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将联合设立2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人才资质互认等6个方面突破制度壁垒。预计三年内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2个,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25%以上,构建跨区域产业协同的示范样板。
此次战略对接标志着京赣合作进入要素整合、系统推进的新阶段。通过打通产业链创新链双向通道,两地正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探索区域协作新范式,形成创新资源流动与产业梯度转移的良性循环机制,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