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京津冀跨区域推介促商业合作增效

京津冀经济圈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5日
在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一场以推动产业资源对接、促进招商引资为核心目标的商贸活动于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举行。活动通过搭建多领域企业交流平台,有效强化了京津冀与中西部地区产业要素的跨区域流通,为提升产业链协作水平注入新动能。
一、区域协同平台的战略定位与实践价值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持续深化,三地通过机制化合作推动产业转移与技术共享。根据国务院2023年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要点》,构建市场化产学研对接平台被列为重点任务。本次推介会依托此政策导向,首次联动贵州、河南等中西部省份参与,形成"核心区辐射+跨区域联动"的创新模式。公开资料显示,此类机制已推动京津冀与中西部省份在2024年前三季度达成技术合作项目逾百项。
二、多维产业矩阵展示创新动能
1.科技赋能实体领域
路演环节中,某北京人工智能企业展示了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其解决方案通过算法优化商贸批发企业的仓储周转效率;河北某遥感技术服务商则推出低空遥感测绘服务,可应用于农业灾害监测与基建工程管控,已服务于多地市级自然资源部门。
2.现代服务业升级路径
专业财税服务企业提出"云端税务管理平台",整合区域税收优惠政策智能匹配功能;文化创意企业呈现数字文旅IP开发项目,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此类项目印证了国家发改委《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在产业落地的实际成效。
三、需求驱动的精准对接机制
在定制化洽谈区设置上,活动组织方参考了商务部《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引》,按行业特性划分对接模块:
-现代服务与高新技术专区采用"需求发布墙+方案展示屏"双轨机制
-跨省合作特别通道为河南农产品加工企业匹配京津冀冷链物流服务商
会后调研反馈显示,约82%的参会企业认为分区洽谈机制较传统展会提升对接效率逾40%。
四、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构建
本次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呈现两大特征:
1.技术互补型合作占比67%,如天津某工业软件开发商与贵州数据中心企业的云服务协议
2.市场拓展型合作占33%,典型如河北新能源设备商通过河南企业渠道进入中部市场
朝阳区商务部门在会后启动"三个一"跟踪机制:建立一项合作项目库、组织一系列回访调研、配套一套政策服务包,确保签约项目转化率持续提升。
五、区域协同发展的未来走向
随着《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进入深化阶段,此类跨区域推介将拓展至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相关研究机构指出,2025年前京津冀技术交易额预计突破6000亿元,其带动的跨区域产业协作将重构全国要素流通格局。本次活动中西部企业的深度参与,标志着区域协同正从城市群内部协作升级为全国性发展引擎。
通过此次活动可观察到,以市场化机制驱动区域联动,不仅需要完善平台功能建设,更需注重后续资源整合与服务延伸。未来需进一步打通政策落实的堵点,健全跨区域产业协作的利益共享机制,使招商引资从项目对接升维至生态共建,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实践样本。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