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数字赋能政协协商新实践 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聚智聚力

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5日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背景下,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各地招商引资的核心竞争力。2023年全国政协创新运用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形式,围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集思广益,800余位委员通过数字化履职平台贡献真知灼见,彰显了新时代协商民主的实践创新。
一、数字技术拓展协商民主新维度
2023年召开的这次重要会议开创了政协履职新模式,首次实现北京、浙江、湖南、广东四地会场联动。移动履职平台数据显示,会议期间产生有效建言逾2000条,内容涵盖市场准入、融资支持、产权保护等关键领域。这种"云端协商"模式既保留了政协协商的传统特色,又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意见建议的精准归类,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多维度的参考依据。
二、制度保障筑牢民营经济发展根基
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政策相继出台。2022年实施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中,针对民营企业推出减税降费、供应链保障等具体条款。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7亿户,其中民营经济占比超九成,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三、破解难题需要系统施策
委员建议聚焦三个关键环节:在行政审批领域推行"一网通办"改革,江苏省已实现企业开办平均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在融资支持方面,广东省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2023年首批试点企业获贷超50亿元;在法治保障层面,浙江省建立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机制,相关案件审理周期缩短30%。这些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
四、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8.7%,贡献了70%的技术创新成果。针对这一特点,多地构建"产学研用"协同体系,深圳市通过建设共性技术平台,已促成30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委员们特别强调,要完善创新容错机制,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给予民营企业更多试错空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竞争格局。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协商民主,凝聚发展共识,中国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各地正在将协商成果转化为具体政策,如北京市近期推出的营商环境6.0版改革,包含62项创新举措,充分体现了"建言—落实—反馈"的工作闭环。这种良性互动机制,正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