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外汇局持续深化自贸区外汇管理改革 提升投资便利化

外贸进出口 深化改革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0日
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稳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试点,通过一系列政策创新与制度优化,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为各地招商引资和外贸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一、试点范围有序拓展,改革布局持续优化。2019年,在上海、广东等首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基础上,外汇管理部门逐步扩大试点覆盖区域,将更多具备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纳入改革体系,推动外汇管理政策与区域产业特色深度结合。2021年,结合不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出台差异化试点措施,例如在科技创新资源集中的区域简化跨境技术贸易外汇收支手续,在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探索更高水平的资本项目可兑换路径,形成“分类施策、精准改革”的推进格局。
二、政策创新聚焦企业痛点,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围绕企业跨境资金运作的实际需求,外汇管理部门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出多项突破性举措。2020年,开展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自主选择结算币种、办理收付汇,无需提交额外单证,业务办理时间缩短约50%。2022年,进一步优化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对服务贸易项下小额收支实行“事后核查”模式,减少企业事前审批环节,有效提升了跨境服务贸易的结算效率。
三、投资自由化改革深化,助力招商引资与对外投资协同发展。在吸引外资方面,2021年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全程网办,企业无需到现场提交材料,登记办理时间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显著提升了外资落地效率。在支持对外投资方面,2023年,简化境内企业境外投资外汇登记手续,对真实合规的境外投资项目取消不必要的审核环节,鼓励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对外投资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四、风险防控机制同步完善,筑牢开放型经济安全屏障。外汇管理部门始终坚持“开放与监管并重”原则,构建与试点改革相适应的风险防控体系。2020年,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推行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模式,通过宏观审慎工具动态调节跨境资金流动,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系统。2022年,进一步规范外汇市场秩序,针对虚假贸易、违规结售汇等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保持执法标准的跨周期稳定性,为试点改革持续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五、试点经验复制推广,改革红利惠及更广区域。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试点形成的多项创新成果,通过制度化安排向全国推广。2021年,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等试点政策被纳入全国性外汇管理规定,惠及更多市场主体。2023年,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的经验向全国推广,有效解决了企业跨境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助力中小微企业获得更多跨境资金支持。
随着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试点的不断深化,我国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不仅为招商引资和外贸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外汇管理部门将继续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试点改革向更深层次迈进,为市场主体营造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