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建筑业挺立国民经济支柱 总产值突破廿万亿大关

建筑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0日
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地方招商引资工作,优化了投资与营商环境,为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最新发布的数据表明,该产业总产值规模已跨越20万亿元门槛,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持续巩固,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着愈加显著的核心引擎作用。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民生福祉改善,建筑业的跨越式发展深刻改变了社会面貌。
一、产业规模飞跃增长,支柱地位历史性确立
回溯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之时,建筑行业基础极为薄弱。1952年度,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的年度总产值仅为57亿元。伴随国家经济建设的磅礴展开,该产业步入飞速发展轨道。经历数十年的持续积累与质的跃升,至2017年度,全国建筑业企业年度总产值历史性地突破了20万亿元关口,达到21.4万亿元。这一跨越具有里程碑意义。最新公布的2018年度数据显示,全国建筑业年度总产值规模更进一步攀升至23.5万亿元大关。对比1952年的数据,2018年度总产值规模是当时的4124倍,平均每年以13.4%的增幅稳健攀升。产值规模的几何级增长,不仅体现了行业的巨大生命力,更是其作为关键支柱产业地位无可争议的确立过程。
二、国民经济贡献显著提升,占比与拉动力持续增强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及其贡献度亦呈现连年提升趋势。2018年度,全国建筑业实现的产业增加值达到6.2万亿元。纵向比较显示,这一数值是1978年同期的445倍,平均年度增长率高达16.5%。在宏观经济结构中的分量看,2018年度全国建筑业增加值占年度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了6.9%,彰显了其基础性支柱作用。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分析,该年度建筑业增加值对整体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2%。回溯对比,这一关键贡献率指标比1979年度显著提升了6.8个百分点,清楚地揭示了建筑业在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且动能愈加强劲。
三、建设成就惠泽全民,民生福祉根本性改善
全国建筑业在数十年间承接并完成了大量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项目,覆盖交通运输网络、住房保障体系、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教文卫等关键民生领域,显著提升了全民福祉水平。在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方面,2018年度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拥有的住房建筑面积提升至39平方米,相较于1978年度,人均面积增加了32.3平方米;同期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了47.3平方米,相比1978年度也增加了39.2平方米,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国家交通大动脉建设中,2018年度我国铁路营运线路总里程拓展至13.1万公里,规模达到1978年度的2.5倍,构筑起覆盖全国、高效便捷的铁路运输网络。现代信息通信领域建设成就同样斐然,截至2018年末,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已达4358万公里,移动通信基站部署数量达到648万个,有力地支撑了数字经济发展和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跃升。在教育基础设施扩容方面,2018年度全国建成投入使用的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为2663所,是1978年度高校数量的4.5倍,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得到历史性扩充。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亦不断完善,2018年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99.7万个,规模达到1978年度的5.9倍,为人民健康提供了更加强力的硬件支撑与保障。这些涉及人民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核心需求的重大基础工程项目的建成与完善,是建筑业对国家发展深刻贡献的集中体现。
四、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引领产业未来转型方向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建筑业聚焦科技创新、绿色建造与建筑工业化转型,以全面提升产业能级与核心竞争力。国家重点支持在重大工程建设领域运用前沿技术,涵盖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应用、超高层及复杂结构建造技术、智慧建造管理系统及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渗透。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技术,旨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工程质量、降低资源消耗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系列政策措施引导行业向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和低消耗、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这些战略转型和升级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建筑业作为实体经济重要组成的支柱地位,持续增强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综合带动能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坚实的产业支撑力量。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