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电力新能源建设提速 双碳目标再添强劲动能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面对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历史性机遇,国电电力积极把握政策导向,将新能源开发确立为核心战略方向,通过深化招商引资合作机制、加速项目落地实施,实现产业布局的重大突破。该公司充分发挥国有大型能源企业的引领作用,统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在政策研究、资源配置、技术攻关和跨区域协作等领域持续发力,成功构建了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澎湃动力。
一、战略定位清晰,发展路径精准锚定
国电电力立足国家能源安全与生态环保宏观大局,科学研判能源革命趋势,将新能源业务定位为集团未来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公司深度融入"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体系,紧密跟踪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发布的清洁能源政策指引,尤其是风能、光能、多能互补及"新能源+"融合项目的激励措施。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战略实施的三大主力平台之一,该公司明确将资源获取与项目落地效率作为核心竞争力,重点锁定三北风光大基地、东部沿海海上风电、西南水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开发网络。
二、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保障项目高效实施
在项目推进层面,国电电力重构管理体系,建立总部统筹协调、区域公司主导实施、专业团队技术支撑的三级联动机制。全面修订《新能源项目开发管理办法》,优化从资源评估、立项审批、工程建设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特别是在激励机制上推出重大创新,动态调整考核标准,显著加大项目获取与投运指标在业绩考评中的权重,并将成果与资源配置直接挂钩。该公司在多个省份(如内蒙古、宁夏、江苏、云南等)建立了常态化政企联席机制,定期协同地方发改、能源、国土部门召开项目推进会,高效解决用地审批、电网接入等核心堵点问题。
三、创新模式深度融合,"新能源+"场景全面落地
技术路线创新方面,公司组建跨领域专家团队,深入研究风能资源精细化评估、光伏组件提效、储能系统集成、数字智慧运维等前沿课题。在实践应用中,重点打造融合示范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推动风电配套制氢,构建绿色化工产业链;在新疆哈密实施光热+光伏多能互补电站,实现跨季节稳定供电;在浙江象山建成亚洲最大海上风电集群,配套渔业养殖与海洋牧场;在河北张北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实现清洁能源高比例消纳。这些项目不仅是工程标杆,也成为推动地方招商引资、培育低碳产业集群的关键载体。
四、目标责任层层压实,开发任务超预期完成
面对行业竞争加剧、资源约束收紧等挑战,国电电力强化目标分解与责任传导机制。建立月度全网开发协调会制度,逐省梳理资源清单、盯办项目节点、协调重大问题。总部派驻专项督导组常驻关键省份,强化属地化协调能力。在电网接入受限区域(如山东、河南部分区域),该公司牵头联合设计院与电网企业攻关技术方案,创新性提出"共享储能""柔性并网"等解决方案,有效突破消纳瓶颈。这一系列举措使其在2021年实现新能源开工规模取得历史性跨越——风电与光伏新开工容量突破250万千瓦关口,同期高质量投产容量近190万千瓦。在山西、青海、辽宁等重点省份的项目交付进度与工程质量均获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书面表彰。
五、绿色动能持续释放,服务国家双碳大局
国电电力超百万千瓦规模的新能源项目集中投产,标志着清洁能源供给侧结构显著优化。经专业机构测算,其年度新增项目在完整运营周期内,预计每年可替代标煤超过600万吨,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二氧化硫超5万吨,相当于再造森林生态系统约90万亩。该公司同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甘肃酒泉等地储备后续项目资源超千万千瓦,并通过先进功率预测系统、智慧调度平台大幅提升新能源可调性与电网友好性。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如发行碳中和债、探索绿证交易)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资金解决方案,持续巩固国家能源集团在清洁能源转型中的主力军地位。
一、战略定位清晰,发展路径精准锚定
国电电力立足国家能源安全与生态环保宏观大局,科学研判能源革命趋势,将新能源业务定位为集团未来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公司深度融入"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体系,紧密跟踪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发布的清洁能源政策指引,尤其是风能、光能、多能互补及"新能源+"融合项目的激励措施。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战略实施的三大主力平台之一,该公司明确将资源获取与项目落地效率作为核心竞争力,重点锁定三北风光大基地、东部沿海海上风电、西南水风光储一体化基地,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开发网络。
二、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保障项目高效实施
在项目推进层面,国电电力重构管理体系,建立总部统筹协调、区域公司主导实施、专业团队技术支撑的三级联动机制。全面修订《新能源项目开发管理办法》,优化从资源评估、立项审批、工程建设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特别是在激励机制上推出重大创新,动态调整考核标准,显著加大项目获取与投运指标在业绩考评中的权重,并将成果与资源配置直接挂钩。该公司在多个省份(如内蒙古、宁夏、江苏、云南等)建立了常态化政企联席机制,定期协同地方发改、能源、国土部门召开项目推进会,高效解决用地审批、电网接入等核心堵点问题。
三、创新模式深度融合,"新能源+"场景全面落地
技术路线创新方面,公司组建跨领域专家团队,深入研究风能资源精细化评估、光伏组件提效、储能系统集成、数字智慧运维等前沿课题。在实践应用中,重点打造融合示范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推动风电配套制氢,构建绿色化工产业链;在新疆哈密实施光热+光伏多能互补电站,实现跨季节稳定供电;在浙江象山建成亚洲最大海上风电集群,配套渔业养殖与海洋牧场;在河北张北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实现清洁能源高比例消纳。这些项目不仅是工程标杆,也成为推动地方招商引资、培育低碳产业集群的关键载体。
四、目标责任层层压实,开发任务超预期完成
面对行业竞争加剧、资源约束收紧等挑战,国电电力强化目标分解与责任传导机制。建立月度全网开发协调会制度,逐省梳理资源清单、盯办项目节点、协调重大问题。总部派驻专项督导组常驻关键省份,强化属地化协调能力。在电网接入受限区域(如山东、河南部分区域),该公司牵头联合设计院与电网企业攻关技术方案,创新性提出"共享储能""柔性并网"等解决方案,有效突破消纳瓶颈。这一系列举措使其在2021年实现新能源开工规模取得历史性跨越——风电与光伏新开工容量突破250万千瓦关口,同期高质量投产容量近190万千瓦。在山西、青海、辽宁等重点省份的项目交付进度与工程质量均获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书面表彰。
五、绿色动能持续释放,服务国家双碳大局
国电电力超百万千瓦规模的新能源项目集中投产,标志着清洁能源供给侧结构显著优化。经专业机构测算,其年度新增项目在完整运营周期内,预计每年可替代标煤超过600万吨,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二氧化硫超5万吨,相当于再造森林生态系统约90万亩。该公司同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甘肃酒泉等地储备后续项目资源超千万千瓦,并通过先进功率预测系统、智慧调度平台大幅提升新能源可调性与电网友好性。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如发行碳中和债、探索绿证交易)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资金解决方案,持续巩固国家能源集团在清洁能源转型中的主力军地位。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北京招商】工信部总工程师强调强化电子信息产业链协同 打造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2025-07-15
【北京招商】北京经开区企业加速布局碳中和业务 探索钢铁行业绿色转型路径
2025-07-15
【石景山区招商】石景山区工商联再次获评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
2025-07-15
【北京招商】京津冀加速构建石墨烯产业集群 唐山成区域发展核心
2025-07-15
北京总部经济论坛聚焦供给侧改革 共商招商引资新路径
2025-07-15
【大兴区招商】大兴区火灾处置快速涉嫌者已被控制
2025-07-15
【顺义区招商】顺义区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业务上线 首笔电子凭证发送成功
2025-07-15
【北京招商】中广核战略入股桂林银行 开启跨领域深度协同合作
2025-07-15
【招商】人社服务创新驱动区域就业新突破
2025-07-15
【北京招商】家电行业利润增长两成 线上消费与结构升级成关键支撑
2025-07-15
昌平区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 招商引资成效超预期
2025-07-15
【北京招商】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北京举办 共享创新驱动发展新机遇
2025-07-15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