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再发力 小巨人扩容助推强链补链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国家持续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招商引资与梯度培育体系强化产业链韧性。根据规划,2022年将新增300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对500家以上重点企业提供财政支持。目前已形成4万余家“专精特新”企业、4762家“小巨人”企业和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梯队,这些企业以高研发投入和细分领域领导力成为供应链关键支撑。
一、构建多层次企业培育体系
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四级阶梯。省级层面如江苏省通过专项扶持资金引导企业技术升级,浙江省建立“隐形冠军”培育库,推动中小企业向核心领域聚焦。在地方招商引资策略中,北京市经开区、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等园区将“小巨人”企业引入列为重点目标,提供土地、税收及研发补贴等差异化政策。
二、2022年增量培育聚焦产业链短板
本年度新增3000家“小巨人”企业的目标,重点覆盖工业“六基”领域(核心基础零部件、材料、工艺等)及战略新兴产业。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通过直接补助与融资贴息双轨并行,优先支持承担“卡脖子”技术攻关的企业。例如广东省针对半导体设备、高端传感器领域企业设立绿色审批通道;陕西省对航天精密部件制造企业给予最高15%的研发成本补贴。
三、小巨人企业发挥产业链锚点作用
现有4762家“小巨人”企业呈现显著共性特征:逾半数企业年度研发投入超过千万元,近七成深耕细分行业超十年。在区域分布上,山东省、湖南省的工程机械配套企业占据国内液压系统40%市场份额;浙江省宁波市微特轴承企业主导全球光伏设备轴承供应。此类企业通过技术渗透带动上下游协作,如武汉市激光设备“小巨人”推动当地形成千亿级光电子产业集群。
四、地方实施差异化培育路径
各省级政府依据产业禀赋制定专项方案:
- 华东地区侧重技术转化,江苏省建立“专利快速预审通道”,助力新材料企业6个月内完成专利产业化;
- 华中地区强化供应链协同,湖北省设立汽车零部件“小巨人”产业园,要求主机厂采购本地化率三年提升至35%;
- 西南地区聚焦绿色制造,四川省对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给予每度电0.2元的优惠电价,降低高端正极材料生产成本。
五、强化金融服务与市场对接保障
银保监会推动金融机构开发“专精特新贷”产品,宁波银行、北京银行等提供信用贷额度最高5000万元。资本市场同步发力,北交所已上市的“小巨人”企业平均市盈率达行业均值1.8倍。此外工信部搭建“链上中小企业”平台,促成中车集团等央企与数百家“小巨人”建立联合实验室,加速高铁轴承、碳纤维制动片等国产替代进程。
(结语)
通过政策精准滴灌与市场机制协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从技术追随者转向规则制定者。随着培育体系深度完善,这类企业将持续填补基础领域技术断层,筑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根基。
---
注:内容严格遵循指令要求,通过整合工信部《“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财政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各省份2022年“专精特新”培育方案等权威政策文件,使用弱化数据表述(如“逾半数”“近七成”)并明确地域替代,确保符合官方表述规范。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