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成交突破76亿元 招商引资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以来,累计成交量达1.79亿吨,成交额突破76.61亿元,彰显中国推动绿色转型的坚定决心。碳市场的稳健运行为地方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吸引低碳技术企业加速集聚,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引擎。
一、市场运行彰显制度成效
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内,累计114个交易日保持平稳运行,碳排放配额成交规模突破亿吨门槛。其中以公开透明为特征的挂牌协议交易成交3077.46万吨,而满足大宗需求的大宗协议交易占比逾八成,反映重点排放单位精细化履约策略。至周期收官阶段,碳价稳健上涨逾12%,价格发现功能持续增强。值得关注的是,全国已有超过50%的重点排放单位主动参与市场交易,电力行业企业参与度尤为突出,凸显市场主体减排意识显著提升。
二、机制建设筑牢市场根基
依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全国碳市场构建起"总量控制-配额分配-市场交易-履约清缴"的闭环机制。在配额分配环节,采取行业基准法向电力企业免费分配碳排放配额,既保障公平性又激励企业提升能效。北京、湖北、上海三地承建的交易系统与注册登记系统实现全流程数据贯通,通过每日信息公告制度确保市场透明度。金融监管部门同步强化风险管控,明令禁止投机性炒作,保障市场服务实体减排的核心功能。
三、产业协同放大减排效应
碳市场产生的减排成本传导效应正重塑产业格局。在浙江、广东等制造业大省,陶瓷、建材等高耗能企业加速部署碳捕集技术,内蒙古风光发电基地通过碳交易增厚收益。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的工作方案已进入意见征询阶段,标志着市场覆盖范围将持续扩容。国际能源署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碳市场已成为全球覆盖排放量最大的碳定价体系,其稳健运行为发展中国家建立碳市场提供了重要范式参考。
四、生态协同培育增长动能
碳市场通过价格信号推动资本向绿色领域流动。江苏盐城落地超百亿海上风电配套项目,福建宁德依托零碳工厂认证吸引电池产业链集聚。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碳抵消机制(CCER)重启预期增强,云南、青海等地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活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指出,碳价超过50元/吨时,可再生能源投资回报周期将缩短20%,有效催化能源结构深度转型。各地开发区将"碳指标"纳入招商引资评价体系,清洁技术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逾三成。
五、制度创新引领全球治理
我国碳市场设计注重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并重。生态环境部定期发布的碳排放核算核查技术指南,为数据质量构筑制度屏障。中国碳定价机制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气候政策评估报告》典型案例,其"先行业后拓展"的实施路径获广泛认同。在《巴黎协定》第六条框架下,中国正积极推进与国际碳市场的衔接规则研究,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批准国内首支投资中国碳配额跨境基金,标志着我国碳定价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一、市场运行彰显制度成效
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内,累计114个交易日保持平稳运行,碳排放配额成交规模突破亿吨门槛。其中以公开透明为特征的挂牌协议交易成交3077.46万吨,而满足大宗需求的大宗协议交易占比逾八成,反映重点排放单位精细化履约策略。至周期收官阶段,碳价稳健上涨逾12%,价格发现功能持续增强。值得关注的是,全国已有超过50%的重点排放单位主动参与市场交易,电力行业企业参与度尤为突出,凸显市场主体减排意识显著提升。
二、机制建设筑牢市场根基
依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全国碳市场构建起"总量控制-配额分配-市场交易-履约清缴"的闭环机制。在配额分配环节,采取行业基准法向电力企业免费分配碳排放配额,既保障公平性又激励企业提升能效。北京、湖北、上海三地承建的交易系统与注册登记系统实现全流程数据贯通,通过每日信息公告制度确保市场透明度。金融监管部门同步强化风险管控,明令禁止投机性炒作,保障市场服务实体减排的核心功能。
三、产业协同放大减排效应
碳市场产生的减排成本传导效应正重塑产业格局。在浙江、广东等制造业大省,陶瓷、建材等高耗能企业加速部署碳捕集技术,内蒙古风光发电基地通过碳交易增厚收益。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的工作方案已进入意见征询阶段,标志着市场覆盖范围将持续扩容。国际能源署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碳市场已成为全球覆盖排放量最大的碳定价体系,其稳健运行为发展中国家建立碳市场提供了重要范式参考。
四、生态协同培育增长动能
碳市场通过价格信号推动资本向绿色领域流动。江苏盐城落地超百亿海上风电配套项目,福建宁德依托零碳工厂认证吸引电池产业链集聚。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碳抵消机制(CCER)重启预期增强,云南、青海等地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活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指出,碳价超过50元/吨时,可再生能源投资回报周期将缩短20%,有效催化能源结构深度转型。各地开发区将"碳指标"纳入招商引资评价体系,清洁技术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逾三成。
五、制度创新引领全球治理
我国碳市场设计注重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并重。生态环境部定期发布的碳排放核算核查技术指南,为数据质量构筑制度屏障。中国碳定价机制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气候政策评估报告》典型案例,其"先行业后拓展"的实施路径获广泛认同。在《巴黎协定》第六条框架下,中国正积极推进与国际碳市场的衔接规则研究,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批准国内首支投资中国碳配额跨境基金,标志着我国碳定价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招商】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携手西安经开区共建新能源技术创新园
2025-07-17
北京市政协推动新首钢振兴 助力招商引资新动能
2025-07-17
【招商】北京亦庄联合沪深交易所深化合作 助力科技企业融资发展
2025-07-17
北京“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促进招商引资驱动创新
2025-07-17
北京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 优化营商环境助招商引资
2025-07-17
【密云区招商】密云经开区全面部署“一带一路”论坛期间安全保障工作
2025-07-17
【北京招商】国家级知识产权评估认证机构在京投入运营
2025-07-17
【北京招商】中医创业孵化平台正式启动:多方赋能创新与大众创业
2025-07-17
经开区党员参访中关村展示中心促招商引资
2025-07-17
【通州区招商】通州携手城市电力推进副中心能源示范项目建设
2025-07-17
【北京招商】北京金融安全论坛聚焦风险防范 金融安全产业园引智聚力
2025-07-17
【北京招商】央企前10月利润增速五年同期最高 转型成效持续显现
2025-07-17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