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海淀清洁能源攻坚行动迈入收官阶段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9日
海淀区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全区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已进入决战阶段。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无煤化工作显著提升了区域绿色招商引资吸引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低碳技术落地创造了优越环境。当前各项工程正按计划全面推进,海淀区将在本年度彻底告别燃煤时代。
一、战略部署与政策驱动
面对首都功能核心区严峻的环境容量约束,海淀区自2015年起便将全域无煤化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核心议程。2016年,北京市出台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城六区禁煤时间表。在此背景下,海淀区于2017年初成立专项工作组,形成由区级领导统筹、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创新性地采取"项目化推进、台账式管理"模式,统筹财政专项资金,确保禁煤工作兼具环保效应与民生保障。特别针对城乡接合部重点区域制定了分片包干方案,压实属地责任。
二、技术路径实现多元覆盖
依据区域资源禀赋,海淀区构建了定制化的清洁能源替代矩阵。在集中供热领域采用世界领先的地源热泵系统,将地下热能转换为高效供暖热源;引入新一代相变储能锅炉技术,实现谷电时段储能、峰电时段释能。分散居住区域则广泛部署分户式改造,东部燃气管道覆盖区实施"煤改气"工程,西部山区则推行高性能空气源热泵机组,保障极端天气下的制热效能。同时全面推进建筑节能改造,通过升级门窗密封系统提升热效率,为能源系统优化配置奠定基础。
三、基础设施攻坚同步推进
为确保能源系统稳定运行,海淀区将电网升级作为基础支撑重点。2017年夏季实施大规模电力增容工程,44个变电站改造点位同步开工,线路改造总里程达210公里。燃气主管网加快向西延伸,新增中压管道45公里覆盖最后一批未通气村落。在管网末端区域,创新采用LNG点供站作为过渡保障,确保能源切换无缝衔接。针对改造复杂区域建立预警响应机制,在冬季施工区域配置临时供暖设备,消除民生保障断档风险。
四、综合治理协同效应凸显
除能源设施改造外,海淀区同步实施污染源动态清零。通过经济补偿引导中小企业关停燃煤设备,对具有保留价值的企业实施锅炉更换或接入集中管网。环保执法部门开展常态化煤质检测,严防燃煤散烧反弹。特别建立网格化监管机制,融合物联网传感器网络与大数据平台,实现对违规燃烧行为的精准定位和快速处置。结合河长制管理体系,将流域范围内商户取暖设备纳入协同监管。
五、社会效益与产业转型
无煤化工程催生绿色经济新业态,吸引全球顶尖能源技术企业在海淀设立研发中心。据调查显示,空气源热泵等节能产品本地配套率提升至75%,带动形成超10亿元规模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居民端获益显著,分户采暖改造后每户月均燃料成本降低约35%,减少取暖开支上千万元。区域PM2.5排放因子监测数据表明,散煤燃烧产生的污染物贡献率较改造前下降90%,居民呼吸道疾病就诊率实现双位数下降。
当前全区已进入工程收尾阶段,清洁供暖系统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最终将实现冬季污染物排放结构的根本性转变。该案例为城市核心区能源革命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政策创新样本,其经验正在京津冀环境治理领域推广深化。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