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监管强化 8款车型被通报整改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9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通报了年度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结果,发现7家企业共8个车型存在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的情况。此次检查旨在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范化管理对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各地招商引资工作中重点关注的产业领域。通报要求相关企业限期整改,各地主管部门需督促落实。
一、监督检查背景与法律依据
为贯彻落实《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等法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了常态化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机制。该机制通过定期抽查检验,确保企业量产车型持续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公告技术要求。检查工作由专业技术机构实施,重点核查车辆性能参数、安全配置、标识标注等关键项目。
二、存在问题的车型分类情况
(一)新能源乘用车领域
2家乘用车生产企业被检出2个车型存在问题,主要涉及车辆动态性能和安全配置。具体包括30分钟最高车速不达标、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不足等安全隐患。这类问题直接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性和碰撞保护性能。
(二)新能源客车领域
4家客车企业的4个车型被通报,问题集中在产品标识和内饰安全方面。包括车辆说明书信息不准确、整备质量参数偏差、座椅面料阻燃性能不达标以及整车铭牌标注不规范等问题。其中座椅面料燃烧速度超标可能加大火灾事故风险。
(三)新能源专用车领域
2家专用车生产企业的2个车型存在外部标识和核心参数问题。具体表现为驾驶室两侧喷涂字样高度不符合规定、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标注不准确、整备质量参数偏差等。动力电池参数不实可能误导消费者对车辆性能的判断。
三、整改要求与监管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对违规车型采取处理措施:一是要求企业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二是限期完成整改并重新申报验收;三是依法依规实施行政处罚。广东省、江苏省、安徽省等相关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已启动督办程序,要求企业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方案。
四、行业影响与长效机制
此次通报体现了主管部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决心。检查结果将纳入企业诚信档案,作为后续产品准入和行业管理的重要参考。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建立动态检查目录,重点抽查市场保有量高、投诉集中的车型。同时推动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引导企业健全质量内控体系,从源头保障产品一致性。
五、消费者权益保护提示
针对通报车型,相关企业应依法履行缺陷产品召回义务。消费者可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官网查询具体车型信息。建议购买新能源汽车时重点核验车辆一致性证书、产品合格证等文件,注意比对实际配置与公告参数。发现产品不一致情况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投诉反映。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